美文阅享

敬亭山下再话诗仙无边的寂寥

  • 发布时间: 2018-07-23

敬亭山下再话诗仙无边的寂寥

文章来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b6a082ab0102wzba.html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这是大诗人李白的五言绝句《独坐敬亭山》里的诗句。这首诗在我少儿时代就已经熟读和背诵。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对这首诗的认识仅限于文字表面,并没有对其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认知。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文学阅历的加深,我从这首诗中读出了孤独和寂寞,还有一种无奈。几年前,在我写《再望长安》一文时,认真阅读了有关李白的文献以及国内外对其生平的研究资料。在我每一次诵读李白的诗词时,他的生平恍若传记电影一般从我的眼前一帧帧滑过。

在我读《独坐敬亭山》时,仿佛看见在敬亭山蜿蜒的山径上,大诗人孤独的身影与独去的孤云相映,在众鸟飞尽的天穹下,我感受到了诗仙无边的寂寥。这种寂寥从他被流放赦免归来后便如影随形伴他走过余生,给诗人伟大的生命注入了悲怆的色彩。

在许多年里,敬亭山这个名字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中。这是怎样的一座山呢?大诗人李白为何将带着无边的寂寥的文字寄放在这座山上呢?

带着太多的疑惑,也带着向往和景仰,我对这座藏在皖南宣州山水之间的名山充满了渴望和期待。终于,在浓浓的早春氛围中,应我的文友、作家、宣城市《敬亭山》杂志主编胡进先生之邀,来到宣城,来到敬亭山下,拜谒享誉江南的诗山,前来感受大诗人心中无边的寂寥。

这是我第一次到宣城,但宣城的名字我则早已熟记于心,和其神交已久。

宣城古称宛陵、宣州,地处皖东南。宣城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底蕴深厚。自西汉时就是江东大郡,晋永嘉年间,首开文化昌盛之风,历经六朝、隋、唐、元、明、清诸朝代文化的熏染,致使文脉源远流长。这座古城不仅赢得“上江人文之盛首”的赞辞,更因谢朓、李白、杜牧等人的诗词而享有“宣城自古诗人地”的美誉。

我知晓宣城的名字也是来自于大诗人李白的诗作——《秋登宣城谢脁北楼》,诗中写道:“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人烟寒橘柚,彩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在大诗人李白的笔下,宣城静美如画,令人神往。正是带着这样的心情,在依然弥漫着春节气氛的氤氲中,我来到宣州,来到了敬亭山下。

在宣州文友热情的祝福语中,自然也少不了酒酣意浓。晚餐后,趁着酒意,我随朋友们游览了夜色中的宣州城。在城市柔美的夜色中,我也沉醉在江城的美丽夜景之中。

第二天早晨,按照事先的安排,我在市作协副主席、宣州区文联主席田斌先生,市作协副主席、宣州区作协主席陈治军先生,以及画家祝平先生的陪同下,去拜访江南诗山——敬亭山。

这一天的天气并不晴朗,空气中播撒着湿漉漉的味道。刚开始动身时,感觉还有些凉意,当走上十分钟后,身上开始微微发热,我便解开衣扣让自己放松下来,大家也纷纷放慢脚步沿着山路缓缓而上,渐渐的,宣州城和周围的景物清晰起来。

敬亭山位于宣城城区北郊,原名昭亭山,晋初为避帝讳,改名敬亭山。敬亭山海拔只有三百多米,并不险峻,也称不上奇绝和灵秀。但是,由于千百年来一大批文人名士的到来,而使其“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这些著名的文人中前有南齐谢朓,后有唐代大诗人李白。除“谢李”外,还有白居易、杜牧、韩愈、刘禹锡、王维、孟浩然、李商隐、颜真卿、韦应物、陆龟蒙、苏东坡、梅光臣、汤显祖、施润章、梅清、梅庚等人慕名登临。据文献记载,敬亭山人文及名胜古迹众多,但是,由于历史和兵祸,古迹毁坏殆尽,只余存宋代双塔、古昭亭坊、虎窥泉等。据说,敬亭山的山花为杜鹃花,这在李白的《宣城见杜鹃花》诗中就有记载。尽管我对人文和自然景物都有兴趣,但此行的目的并不是为它们而来。我此行最想感受的还是《独坐敬亭山》中大诗人寂寥的情绪和心境。

盘山而上,经过不长时间的行走,转过一个弯,一座楼宇映入眼帘,同行的文友介绍道,这就是“太白独坐楼”。

“太白独坐楼”是一座仿唐建筑,高约三十三米,楼有四层,每一层都有展厅,每一个展厅中不管是橱柜中的作品还是刻在木板上的诗词,主要是历史上曾经来到宣城和登临敬亭山的诗人的作品。在李白的《独坐敬亭山》的刻板前,我又轻声诵读了一遍。在体味诗意的同时,我注意到有关李白《独坐敬亭山》诗句的注释中提到了该诗成诗的时间:天宝十二年(即公元753年)。

关于李白《独坐敬亭山》的写作时间,一直以来都有争议。根据我国著名唐诗研究专家詹锳先生的《李白诗文系年》记载,认为此诗写于天宝十二年(公元753年),并认为与《登敬亭山南望怀古赠窦主簿》为前后之作。

我不赞同他的观点。我认为《独坐敬亭山》的写作年代值得商榷,写于公元753年的可能性极小,极大的可能性为唐肃宗上元二年(即公元761年),理由有三:一、根据李白现存的诗稿,以李白的写作风格,他的诗一般都会标注时间。在李白“仗剑出川”后的几十年时间里,他的诗基本上都和他写作时的境遇、思想和情绪相吻合。至德二载(公元757年),李白因投永王帐下并在永王兵败被杀后,被囚禁;公元758年,李白被判流放夜郎,尽管途中被赦免(公元759年),但此时的李白年逾花甲且疾病缠身,经“安史之乱”和囚禁流放等的一系列遭遇后,几近“癫疯”。自公元759年后,被赦免后的李白在差不多两年时间里基本上靠友人接济为生,生活相当窘迫。上元二年(公元761年),李白不得不离开金陵投奔在当涂县做县令的族叔李阳冰。此时的李白第七次(也是最后一次)来到宣城,深切体会到了世态炎凉和门前冷落,昔日友朋如云、迎来送往的场面消失了,他独自一人步履蹒跚走上敬亭山,在山顶的岩石旁坐下,回忆起过往的情景怎能不寄景生情?无边的寂寥包围着大诗人,这才会使他情不自禁地吟出《独坐敬亭山》的句子。他在抒发自己孤寂内心的同时,也将千古惆怅和无边的寂寥通过短短的几行文字留给了后人。《独坐敬亭山》的内涵与其写作此时的心境和境遇相吻合。二、天宝十二载(公元753年)时,李白尽管已经被“赐金放还”九年时间(公元744年被“赐金放还”),但是,由于李白的诗名以及供奉翰林的崇高身份并没有让他的境遇发生多大的变化,相反,李白离开长安后所到各处均受到地方官员和文人们的盛情接待和欢迎。根据《李白年谱》,李白于公元7443月请辞并获“赐金放还”后前往洛阳,在前往洛阳的短短路途中,他竟然走了三、四个月,于当年夏才到达洛阳,主要原因就是沿途官员和文人的盛情接待所至(正是在洛阳官绅及文人的欢迎宴会上,李白遇见了小他十一岁的杜甫)。从公元744年到公元753年的近十年间,李白主要是在各地游历和寻仙访道,写下了大量的诗篇,这期间处于“安史之乱”之前,国内尚未发生大的乱局,也没有较大的天灾人祸发生。公元753年,李白应其从弟、在宣城任长史的李昭多次殷勤相邀下,第一次来到宣城。他第一次到宣城的印象是美好的,这一切都可以从他的诗作中领略他此时的心情。其著名的诗作——《秋登宣城谢脁北楼》就是这时候写成。他第一次来宣城还受到时任宣城太守宇文的热情款待,更受到当地文人墨客的盛情欢迎。虽然希望再次“入世”的愿望尚未实现,但是,他的人生轨迹并没有太大改变,此时来宣城的李白是愉悦的。因此,断言《独坐敬亭山》为此时所作没有太多的依据。而最为可信的写作时间应该在其多次来宣城登临敬亭山之后所作,特别是在万念俱焚和疾病缠身以及生活无着、饱受世态炎凉之时所写。三、从李白所作的诸多现今依然留存的诗词作品中可以比较容易推断其创作的时空背景。

正是因为这些理由,我认定李白的《独坐敬亭山》非现在流行的说传(即作于公元753年),而是公元761年最后一次登临敬亭山时所作。

从“太白独坐楼”上极目远眺,尽管天气阴沉,但美丽的山水之城依然一览无余,一如李白诗中所写的一样“江城如画,山晚晴空”。

告别“太白独坐楼”,沿着山路缓缓而下,山路的一边是茂密的翠竹,一边是碧绿的茶园。在竹林中的石径上穿行,泉水轻扣,竹叶飒响,可能是天气的原因,游人并不多,当我们一行走进一座宏大的寺院时,这才发现已经抵达敬亭山的山脚处了。沿途还有一些人文景观,随行的文友在给我介绍前都笑着说,这些都是民间传说。我也随意地看了几处,觉得大都符合民间传说的范畴(例如,玉真公主墓等)。好在宣城自古就是文人荟萃之地,当然不会以所谓的民间传说来刻意给宣城“添彩”,至于民间流传的故事就让民间继续流传下去吧。

从寺院里出来,又到了午饭时分。朋友们早已安排了酒宴,我们在举杯的同时也彼此祝福着新春吉祥。

酒宴之后,我婉拒了朋友们的相送,乘车穿行在宣州的大街小巷之中,又乘着酒兴在略有凉意的风中漫步在水阳江的堤岸上。抬眼望去,敬亭山时隐时现在云雾之中。我又想起了一千多年前的李白,想起了公元761年的诗仙:年逾花甲、疾病缠身、生活无着、政治失意的大诗人蹒跚着独自走在敬亭山崎岖的山路上。敬亭山还是那座曾经登临六次的敬亭山,山路旁的竹林还如过去一样青翠,而自己曾经居住的茅寮已经荒废。大诗人茫然地左顾右盼着,没有游人,甚至连山中的农夫也不见影踪。终于,他走到了山顶,喘息着在一块岩石旁坐下,举目四望,那些在上山的路上还能见到的几只飞鸟此时已经无影无踪,抬头望去,连那片寂寞如己的孤云也飘走了。在这个世界上,只有诗人和敬亭山彼此相看,互不厌烦。沉默中,两行浊泪从大诗人的眼中慢慢流出。终于,他缓缓地立起身,稍稍踌躇了一下便朝着山下慢慢地走去,一声叹息从大诗人的身后传来,在敬亭山的风中飘散而去……

在我离开宣州的时候,已是立春时节,早春的阳光透过云层播撒在宣州的山水之间,风中已经可以嗅到春天的味道。我挥手向敬亭山告别,向宣州的山水告别。青弋江沉默着,水阳江沉默着,敬亭山也沉默着,它们以沉默和我告别。或许只有这样的告别才更有韵味,或许只有这样的告别才能让我经常想起“江城如画里”和“两水夹明镜”的宣州。我又想起了诗仙李白,又想起了敬亭山。敬亭山是不寂寞的,因为自古至今有如此之多的诗人和名士的关爱。诗仙的最后时光是寂寥的,特别是走在公元761年时空中的诗仙的心中更是盛满了无边的寂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