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阅享

是终点亦或始点的古镇

  • 发布时间: 2018-11-27

是终点亦或始点的古镇

作者:肖江  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b6a082ab0102ycii.html

在人的一生中,或许有一些地方或事或人会在不经意间给你带来惊喜,带来感动,带来思考。

地处西南边陲的云南腾冲和顺古镇就是这样。

十多年前,我的师弟,现任西南林业大学国际交流学院院长的寸晓宏先生曾几次邀请我访问他的故里——云南腾冲的和顺古镇。由于一直为俗事所累,在答应晓宏师弟后却迟迟未能成行,就这样一拖就是十年。今年九月,晓宏师弟再次相邀,还定下日子,并一再催促订票。盛情难却,我带着感激和歉疚订妥机票并于11月15日启程。

从北京出发,因没有订到合适的直飞腾冲的航班,我只好在昆明小住一晚,第二天一清早,再一次登上飞机前往此行的目的地。只有一个多小时的飞行距离,我就来到了位于西南边陲的小城——腾冲。

在近二十年的交往中,晓宏多次提到他的故里。可能是出于我的浅陋,在我的脑海里,所谓的古镇一般都在经济和文化均较发达的中国东部地区,特别是江南地区,而对偏于西南边陲的古镇实在存有“不屑一顾”的心理。尽管如此,好奇心仍然催促着我对藏在腾冲山水间的和顺古镇一探究竟。

腾冲和缅甸山水相连,位于云南的西南部,是保山市代管的县级市。

腾冲在汉代时属于被称为“哀牢国”的属地,隋唐时属于藤越国。腾冲的名称始于《旧唐书》和《新唐书》,亦称“藤冲”、“藤充”;宋时,大理国设立腾冲府;民国时设腾冲县;2015年8月,设腾冲市。

腾冲市内有许多名胜古迹和风景。腾冲文庙、腾冲灿国家地质公园、腾冲热海等远近闻名,其滇缅抗战博物馆和国殇墓园是在两岸关系缓和后被充分发掘并褒扬的抗战历史纪念地。

但是,我此行的目的却不是这些地方,而是晓宏先生多次向我推荐的他的出生地——和顺古镇。可能是晓宏希望由他亲自引领我进入他的故里更为隆重和亲切的缘故,他特地交待,在他乘坐的飞机还未到达腾冲的这段时间里,由他在腾冲的朋友带我们先去腾冲的银杏村参观。

银杏村离机场只有五十公里的路程。据介绍,村里有一万多亩连片的银杏树,每年九月底至十二月,山村被高大的银杏树包裹得一片金黄,满地的银杏叶如同金色的地毯铺满村里的大小院落,如同童话般的世界。

可能是气温的缘故,我们到银杏村时,银杏树叶的金黄度大约只有50%左右,许多的银杏叶还处于黄绿的状态。但是,如此规模的银杏树林集聚在这样一个山村里已经让我惊喜不已。特别是许多的银杏树龄高达五、六百年以上,实在让人惊叹。

在银杏村的宽街窄巷里走了两个多小时,时至午后,我们寻了一家饭馆,并坐在一颗高耸粗大的银杏树下吃了一顿别具意义的午餐。久违的乡村味道伴着不断飘飞下来的银杏叶片共同组成了一次难忘的午餐。

午后的阳光透过浓密的银杏树叶的缝隙洒在这个安静的农家院落里,身旁的菜地里生机勃勃,喜鹊站在篱笆上兴奋地叫着,趴在一旁的土狗在满足地啃食着丢给它的骨头。农家院落是安静的,银杏村也是安静的。

太阳开始西斜,晓宏的飞机也准时降落。我们告别银杏村去往会合地,准备前往我们此行的目的地——和顺古镇。

和顺古镇就在腾冲城西南四公里的地方,古名“阳温墩”。因有一条不宽的小河从镇边流过而改名为“河顺”,后取“士和民顺”之意,从而演变为今日的名称。据晓宏介绍,和顺镇人口约6000多人,而侨居海外的本地人却超过12000人,是名副其实的“侨乡”。

夜幕低垂,我们沿着石板路向小镇驶去,身旁就是已经收割完毕的稻田。而不远处就是灯火辉煌的和顺古镇。越过小桥,古镇已近在咫尺。我们在晓宏的建议下,下车步行向镇内走去。

在河边,我们停下脚步,随着晓宏手指的方向隐隐看见水边有一个亭子。我第一次见到这种亭子,正要问亭子的来历,晓宏介绍,这是和顺独有的洗衣亭。在和顺,这样的亭子有六座。洗衣亭主要是洗衣和纳凉。在历史上,和顺的男人游走四方,为了不让家中的女人风吹雨淋日晒,就建了“洗衣亭”。继续往前走,就看见一处牌坊式门楼建筑,借着灯光,可以看见写着“古处同敦”的题款。以我的理解,这是希望像古人一样敦厚、稳重、谦让、大器,有邻里和睦相处之意。这里是尹家巷的始点。在和顺古镇,这样的巷子有好几条,这些古巷共同构成了和顺古镇的骨架,由巷口向里延伸一段距离,再和另外一条街道相交,巷道两旁则是民居和店铺。而巷口外面的石板路则是历史上有名的“茶马古道”。小镇的先民们就是从这里出发前往缅甸及东南亚诸国和印度。

晓宏的寸氏老宅就位于尹家巷。我们就下榻在巷内晓宏叔叔开办的民宿里,期待已久的和顺古镇参访之旅也正式开始。

据晓宏介绍,寸姓虽不多见,却是汉族。他的世祖寸庆于1391年随受皇帝命征边的将军沭英出征西南,后定居在此,时间超600年。历史上,他的宗亲中出过许多赫赫有名的人物。包括被孙中山称为“华侨领袖,民族光辉”的寸尊福和抗日虎将寸性奇以及教育家寸树声等。

而今天寸家的后人也大都散居海内外。古镇中有“寸氏宗祠”,最近一次的祭祀活动,有来自于海内外的数千寸氏族人前来参加,盛况空前。

第二天正式开始的和顺古镇之旅完全改变了我最初的想象,也让我对和顺古镇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和顺是一座始建于明朝的古镇。当地的汉族大多是到云南从事军屯和民屯的内地人的后裔。根据《明史》记载,和顺寸、李、尹、刘、贾五姓的祖先随明将傅有德、兰玉、沭英征边地而南来,并以军功受封。作为沭英属下的五姓族人也因长官的受封而袭官授田,留守边地,后居“阳温敦村”。这些从四川、江南以及中原迁徙来的人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虽处边地,但在建筑、饮食、文化、民间工艺等许多方面都深受中原文化的影响。随着对外交流的增多,这里还受到了外国文化影响,特别是东南亚文化的影响,形成了颇具和顺特色的文化现象。

和顺古镇地处边陲,封闭、传统、远离战乱,从而保存了较为完完整的具有明清特色的建筑文化。

穿行于和顺古镇的街巷,处处可见浸染着沧桑历史的传统民居和建筑。在这些建筑中,其中一些或许有数百年的砖石遗存其中,也有一些清代的民居里至今还居住着今天古镇上的百姓。

我在和顺古镇中看见了“四合院”和“三坊一照壁”以及“四合五天井”的建筑风格,也看见了粉墙黛瓦的徽派建筑的韵味,还看见了具有英式等西方建筑风格的房舍。那些砖雕和木雕,那些已被踩踏的没有棱角的火山石板和青石,都让我为这个岁月的车轮碾压过的古镇而感叹。

沿着曾经的“茶马古道”一路前行,古镇旁的小河依然清亮,水声潺潺,垂柳婆娑,小亭悠然。放眼望去,秋收后的稻田里依然点缀着绿意,更远处,青山绿浓,白云依依。家乡腾冲的民国元老李根源先生曾经赋诗赞颂和顺小镇;“远山茫苍苍,近水河悠扬,万家坡坨下,绝胜小苏杭”。

和顺古镇在建筑上的别具一格已经让世人称奇。但古镇更让我叹服的是其厚重的人文底蕴。

根据史料记载,和顺历史上曾经走出8个举人和403名秀才。对于一个藏于偏远西南边陲的小镇来说如此文脉流长才俊迭出,实属罕见。古镇的文昌宫建于清代道光年间,是和顺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1940年,在该址的基础上,又由华侨捐资建立了益群中学。

而和顺图书馆则是中国最大的乡村图书馆之一,由华侨在1924年集资兴办。图书馆藏书数万册,许多古籍颇为珍贵。

古镇中有数个宗祠,主要有刘氏宗祠、寸氏宗祠、李氏宗祠、尹氏宗祠等。这些宗祠一般都临溪伴水,布局错落有致,风格典雅,牌匾题词比比皆是,透着浓浓的文化气息。

在古镇中行走,不论是信步而去还是拾级而上,在许多地方都能看见名人的题词和题字。例如,蔡锷、唐继尧、李根源、胡适、熊庆平、廖承志、李万曾、赵朴初、楚图南、张天放等近现代名人。我也在此看到了很少题字题词的朱镕基总理为小镇题写的“和顺和谐”四个字。由此可见,和顺小镇对他的影响。

让我没有想到的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思想家艾思奇的故居就在镇中。

艾思奇先生原名李生萱,出生在和顺古镇的李家大院中。艾思奇纪念馆就设在他的故居里,大门上方是楚图南书写的“艾思奇纪念馆”的匾额。走进纪念馆,院中有艾思奇的塑像,其事迹陈列馆的门口立着毛泽东主席的题词:“学者,战士,真诚的人”。

艾思奇给我的印象是,他虽然只有短短的56岁的生命,但是,他却是中国理论界的奇才和奇迹。他让理性主义哲学大众化使之成为普通群众手中的武器;他还为理性主义哲学中国化做出了杰出贡献。他所著的《大众哲学》、《辩证唯物主义纲要》以及《哲学与生活》等著作,至今读来依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艾思奇的才气从其只有二十三岁发表的《二十二年来之中国哲学思潮》一文中就可见一斑。站在艾思奇故居大门的台阶上向前望去,和顺的山水尽收眼中,钟灵毓秀,人才尽出。

和顺人杰地灵,除了其拥有厚重的历史和文化外,还有其不可忽视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它还曾经是马帮重镇和西南“丝绸古道”的必经之地。

在我看来,和顺之所以能在600年历史长河中长盛不衰,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是西南华侨之乡密不可分。400多年前,和顺的先民就已经开始“走夷方”。和顺人不仅到缅甸经营玉石翡翠,还远走印度、东南亚、美国、加拿大等地,他们中的一些人成为富商巨贾后又衣锦还乡,不仅修建自己的宅院,也出资兴建宗祠,兴办教育。正是因为这些从和顺走出的华侨将文化和观念带回和顺,也把经营理念和先进的思想留给了和顺,从而使和顺没有没落,没有陈腐,没有落寞。

“茶马古道”从这里伸向远方,古镇既不是始点,也不是终点。古镇只是一个纽带,它将汉、藏文化和物产联结起来,达到互惠的目的,同时,又把这种互惠互利延伸至遥远的国度。

西南“丝绸古道”从这里伸向远方,古镇也不是始点和终点。古镇也只是一个纽带,其作用就是将中国出产的布匹、丝绸、农副产品、日杂用品经过和顺转运至东南亚、南亚甚至更远的国度。

走在至今依然是石板路的和顺古镇“茶马古道”上,我的思绪一直在飞扬着。几百年来,古镇在“茶马古道”和西南“丝绸古道”中的作用仅仅是一个驿站的作用吗?我的回答是否定的。古镇绝不只是一个枢纽,它是远道而来的中原人的心灵驿站。这里给他们温暖、信心和勇气,让他们从这里再次启程走向更遥远的地方,也让那些来自夷方的人们在这里就领略到先进的中原文化和中华文化。这一切让他们景仰和叹服,也让他们心存敬畏,同时也让他们向往。古镇引导着他们继续走向中原,走向中华文明的腹地。

过去的“茶马古道”似乎荒废了,“丝绸古道”上也长满了青苔。今天的和顺古镇应该走向何方呢?

我身旁的和顺古镇正站在历史的节点上,六百岁的和顺古镇依旧是年轻的。和顺古镇在我的眼中是终点。它是心灵的故土,是游子的故乡,心走累了就把古镇当做终点让心休息,游子走远了就叶落归根将古镇当做人生的最终归宿;和顺古镇在我的眼中也是始点。新时代的“茶马古道”和“丝绸古道”已经筑就,从这里启程更加便捷和通达。今天的和顺人汲取着先辈们的智慧,在充满期待的目光里再一次从这里启程,会有更多心灵的感悟,更多内在的动力,更多非凡的智慧。

古镇如此,人生何况不是如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