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阅享

深圳,深圳

  • 发布时间: 2018-12-17

深圳,深圳

 作者:肖江    文章来源:http://blog.sina.com.cn/xiaojiang

许多年前,听台湾歌手苏芮演唱罗大佑作词的歌曲——《一样的月光》时曾经被里面的歌词深深地打动:“什么时候儿时的玩伴都离我远去/什么时候身旁的人已不再熟悉/人潮的拥挤拉开了我们的距离/沉寂的大地在静静的夜晚默默地哭泣/谁能告诉我/谁能告诉我/是我们改变了世界/还是世界改变了我和你……”。

初听这首歌曲时,似乎所能感受到的就是一种情绪,以及对现实的无奈和透露出的淡淡的忧伤。在2018年的冬天,在一个有些阴沉的日子里,我漫无目的地走在深圳的宽街和窄巷,流连于深圳的艺术场馆,徜徉在琳琅满目的展览大厅,此时的我有一种恍若隔世的感觉,也让我的思绪回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和昨天的深圳……

1980年代,刚刚参加工作不久的我被派驻在深圳工作,当时我的月工资大约六十多元人民币(对于当时生活和工作在内地的年轻人来说,六十多元的工资已经算“高工资”了!)。或许是从事外经贸工作的缘故,对深圳特区的建立和发展早有耳闻,但一直没有亲身体验过。听常到深圳出差的同事告诉我,深圳的物价较高,进口商品和内地相比较便宜,吃住比较贵,吃一碗面条就要20多元钱,住普通的招待所也要几十元。听到这些,实在让我吃惊,也让从未有过深圳生活体验的我从心里担心口袋里不多的钞票。

到深圳工作之初,尽管有特区生活补贴,但我还是小心翼翼地安排着自己的生活,基本上是一天三顿都在单位食堂就餐,除了工作之外,也很少逛街。

我记得,当时工作和居住的地方是红岭大厦,大厦约20多层,站在顶楼可以看见深圳河对岸的香港。夜色中的深圳河对面的灯火吸引着我们这些年轻人的目光,羡慕和向往之情不时溢于言表。而正处在建设中的深圳还是一片大工地,而且还会时常停电。罗湖以外的许多地方还是农田和水塘,晚上可以听见蛙鸣。

在深圳工作一段时间后我发现深圳并不适合我,或者说,我并不适应深圳的生活和工作。在当时的深圳,对于一个刚刚工作的年轻人来说,物价本身就是一个挑战。而且,一些亲戚朋友或同学听说我在深圳工作之后,纷纷来信询问可不可以买到便宜的“洋货”,或许是因为我在外经贸部门工作的缘故,就更以为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哪里知道我一直处于“小心翼翼”和“囊中羞涩”的状态。原先在深圳也有一些同学和朋友,到深圳后就电话相约见面聊天叙旧,只是大家都很忙碌,偶尔有同学和朋友到办公室或宿舍小坐,几句寒暄后,话题立即就转到能否帮忙搞到“批文”的“正题”上,原本想聊聊同学之情或朋友之谊的想法立即被冲的烟消云散。类似的事情多了之后,我干脆就不再约人聊天叙旧,每天下班之后就干脆躲在房间里看书打发时间,基本上连电视也很少看(只是因为收到的电视内容多是听不懂的香港电视台的粤语节目,因此,除了收看中央电视台节目外,很少看电视)。半年时间就这样一点点“熬”了过去。终于,上级没有让我继续“坚守”,我也像逃离一样匆匆离开深圳。

1990年代中期,我从机关调到企业工作,去深圳和香港的机会多了起来。但是,每一次到深圳或者途径深圳,我都会把日程安排的很紧,事情谈完之后就匆匆离开。

一个春节后的日子,我因公途径深圳。白天的深圳好像睡着了一样,街道上不仅见不到多少行人,商店大多也都关着门,甚至连出租车也很难叫到。在朋友的朋友的帮助下,我才得以从罗湖口岸前往机场。看着这个陌生的城市,我从心里为之感叹:这是一个冰冷的城市,也是一个没有归属感的城市。

在以后的几年里,我依旧是每隔一段时间就要途径深圳,但是,仍然是去来匆匆。我对深圳或者深圳对于我都是匆匆过客,彼此陌生。

又是几年过去了,中国走进了新世纪,深圳也走进了新世纪。深圳长大了,不仅仅在年龄方面,而且在规模方面也在悄然变大。

我出差或途经深圳居住的宾馆也在不经意间从罗湖区移到了福田区和其它一些地方。

在新世纪的深圳,我认识了许多新深圳人。当我的一个作家朋友告诉我,他要到深圳工作的消息时,我有些诧异的问他,那个地方是文学的沙漠,你去那里做什么?他笑着告诉我,那里已经出现了绿洲。当时,我对他的话不以为然。不久后,当我一位艺术家的朋友带我前往她的工作室参观,看到一群来自天南海北的画家和艺术家在热情地讨论“新岭南画派”的时候,我感觉到了深圳的人文和艺术气息;一场盛大的迎新春音乐会深圳剧院开幕,座无虚席的剧场中传递出新深圳人对艺术的热爱以及素养;深圳的“高新会”也在默默无闻中成为一场中国乃至世界科技的盛会,一些深圳不知名的小企业正在成长为中国的“苹果”公司……

走进2010年代,深圳的城市公园如雨后春笋般点缀着城市的各个角落。漫步其中,众多的中老年人操着各地的方言以他们的笑容和神态告诉我,深圳已经成为一座宜居的城市,也是一座可以安身立命的城市。

据史料记载,“深圳”地名始见于1410年的史籍(即明永乐 8年)。在深圳成为地名的470年里(截止1980年8月设立经济特区),知道这个地名的国人并不多。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这里就是一个普通的小渔村。但是,从1980年起始的短短38年时间,深圳已经成为中国四大城市之一,而且是最富活力的城市之一,城市人口超过2000万,而且拥有众多美誉和城市名片。

今天,无论是驱车从繁华的城区中穿过,还是漫步在浓荫蔽日的城市公园之中,你时时能感受到深圳的变化。这种变化从深圳进入新世纪开始,这种悄然的变化会给每隔一段时间就光临深圳的我带来惊喜和愉悦。

深圳除了濒临南海以及和香港为邻的地缘优势外,似乎没有其他的优势,也没有丰富的地上和地下资源。它最富有的资源就是来自于四面八方的新移民。

这些新移民带来最多的不是资金,而是活力和智慧。他们让深圳改变,又被不断成长中的深圳改变。这种改变是相互的,也是积极的。这种互动成为了一种合动力,产生了1+1>2甚至1+1>N的效果。

深圳成为了新兴城市的典范,也为老城市焕发新活力提供了极好的借鉴作用。城市需要新移民,需要年轻的血液;城市需要活力,更需要创新;城市需要温情和温暖,也需要诗人、作家和艺术家来讴歌和书写历史,书写这座城市的今天和明天。深圳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还需要有深度的思想和丰富的心灵。

写到这里,我不仅又想起了那首极富感染力的歌曲­——《一样的月光》。是啊,谁能告诉我和我们,是新深圳人改变了深圳,还是深圳改变了新深圳人?

此时,我还无暇去总结深圳的发展历史。深圳还年青,深圳还有长长的未来。深圳人要继续前行,要超越自己、焕发活力和不断创新,还要张开双臂和敞开怀抱去拥抱世界。只有这样,深圳才能够永远挺立潮头,扬帆远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