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洲以及京口北固亭寻古
作者:肖江 来自:http://blog.sina.com.cn/xiaojiang
在宋代的文人中,我除了仰慕大文学家苏轼外,还喜欢王安石、辛弃疾和陆游。
九月下旬的一个周末,在仲秋的斜阳下,我信手翻阅着书桌上宋人的诗词。不经意间,一首王安石的《泊船瓜洲》跃入眼帘:“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我对这首诗是熟悉的,但对瓜洲这个地名却是陌生的。我立即翻开地图查看,在比对着文字注释查阅之后,方知瓜洲乃瓜洲古渡,是江苏扬州市所辖的一个古镇,在长江的北岸。让我没有想到的是和瓜洲渡口相对的长江南岸竟是西津渡。西津渡属于镇江市所辖范围,两个渡口被长江分割在南北两岸。我忽然脑洞大开:王安石诗中所说的京口是否就是指西津渡附近。经过查阅,确实如此,京口即位于今天镇江市的京口区。
看见“京口”这个地名自然让我想起了宋代另一位词人——辛弃疾。而我喜欢的辛弃疾最著名的两首词也恰与“京口”有关。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一首激越古今的词作:“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辛弃疾的另外一首词也与京口有关。他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同样是一首壮怀激烈的佳作:“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辛弃疾的这两首词均在京口所写,并且又都与北固楼有关。这不禁让我对瓜洲以及京口北固楼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周后,恰逢国庆假期,我迫不及待地踏上寻访瓜洲、京口北固亭的旅程。
瓜洲渡位于扬州市邗江区。由于历史上长江河道淤积改道等原因,当年的瓜洲渡口已不复存在,仅剩下今人立的“瓜洲古渡”一块大石碑向世人昭示着历史中的瓜洲渡的大概位置。
瓜洲作为当年长江下游一个重要渡口,曾经是长江上的一个重要枢纽。同时,由于瓜洲还位于京杭大运河与长江交汇处,为“南北扼要之地”。有文字记载瓜洲“瞰京口、接建康、际沧海、襟大江,每岁漕船数百万,浮江而至,百州贸易迁徙之人,往还络绎,必停泊于是,其为南北之利”。瓜洲不仅有地理之便,还是人文荟萃之地。唐代高僧鉴真即从此地启航东渡日本,康乾皇帝南巡及历代文人雅士途径瓜洲时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民间传说的“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的故事就发生于此。
在这个有悠久历史和丰富人文积淀的古渡所在地,除了王安石在此吟诵出的《泊船瓜洲》之外,还有陆游以瓜洲为背景写下的《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对于王安石何时在瓜洲写下《泊船瓜洲》历史上对比有三种不同的说法。我同意其公元1074年(宋神宗七年)第一次被罢官时所作的说法。当年,王安石写作这首诗时,时年53岁。对于生活在宋代的人来说,这个年龄已差不多接近暮年(王安石65岁去世)。此时王安石的心境从诗中就可略见一斑。
而和生于北宋的大文学家王安石相比较,生活在南宋时代的著名文学家陆游似乎和王安石有着相似的命运。
陆游(公元1125年——公元1210年)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写《书愤》诗时为公元1186年(宋孝宗十三年)。陆游当时62岁。陆游写此诗时的年龄已是暮年(陆游75岁时去世)。
两位伟大的宋代文学家在晚年由瓜洲渡口而写下的诗篇应该都是郁闷之作。王安石是身临其境有感而发,陆游则是困守家乡壮志难酬,又联想起宋兵在瓜洲抗金的往事有感而发并借以抒发胸中郁愤之情。
瓜洲渡口让相隔112年的两位伟大的文学家借以抒怀,实在可以证明瓜洲在历史中的地位以及在历代文人墨客心目中的位置。
从瓜洲出发沿着润扬长江大桥跨过长江,就到了历史名城——镇江。
我是第一次到访镇江,以前对镇江几乎是一无所知。但是,自从知晓了所谓的“京口”以及“北固楼”就在镇江后,顿时觉得和镇江有似曾相识的感觉。车到镇江并在宾馆稍事歇息后,我迫不及待地出门,而首先想访问的地方就是“京口”。
京口现为“京口区”。汉代时,京口称为京口里,东吴时代,孙权在此铸铁瓮城,置京口镇;晋时置晋陵郡,隋置润州,宋朝时升润州为镇江府。镇江境内有京砚山,京砚山西北有北固山,汉代时,北固山的后峰伸入江中,前峰环抱着开阔的平地。古人把前峰一带称之为“京”,而“口”则是指北固山下的江口。因此,被称为“京口”。如果从地名变迁来推断,应该先有“京口”后有“镇江”。
吸引我的并不是今天京口的繁华,而是多次出现在辛弃疾词中的京口北固楼。
北固楼又名北固亭,坐落在北固山。六朝时,梁武帝萧衍登临此山,曾为该山题下“天下第一江山”的名号。
虽然梁武帝为北固山题下“天下第一江山”,但后人似乎知之者并不多,直至600多年后,南宋大词人辛弃疾任镇江太守并登临北固楼写下著名的两首词后才使北固楼名闻天下而广为人知。
南宋宁宗四年(公元1204年),年已64岁的辛弃疾被启用出任镇江知府。作为主战派的辛弃疾在此之前已经闲居二十年,此次被重新启用,辛弃疾是希望在垂暮之年能够为国家收复失地,北定中原。但是,由于未得到主战派将领韩侂胄的重用,忧愤交加。在此背景下,辛弃疾登临北固楼,有感而发,写下动人心魄的千古名作。
在中国的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众多的名楼,例如,鹳雀楼、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烟雨楼等。这些名楼无一不是因为历史悠久和众多大文人的亲睐而名留青史。北固楼亦是如此。既是因为它的地理位置优越,历史悠久,又是因为它和众多名人相遇,而这其中最有名的当数辛弃疾。
从北固山脚下拾级而上,一路上尽管也有一些有故事和有历史的建筑或遗迹(例如,刘备招亲等),但我对此没有多大兴趣,而是一刻不停地直奔北固楼而去。进入北固楼后,沿着木楼梯向上登去,进入最高层时出门沿着廊道转向北侧,放眼望去,远处的长江像一条灰白色的飘带呈现在视野中,江水在阳光下熠熠闪着白色的亮光。秋风徐来,身上顿时充满了舒畅的感觉。我极目向着瓜洲的方向望去,在江的那边,在绿的那边,在有江雾升腾起来的地方似乎有威武的古代楼船从江中驶过,也似乎有羁旅中的客船在岸边停泊......
我想起了夜泊瓜洲的53岁的王安石在暮色中遥望京口的情景,想起了在家乡闲居壮志难酬的陆游,也想起了登临北固楼北望神州的62岁的辛弃疾。那是怎样的一种情景啊!有什么能比政治家失意和英雄落寞更心伤呢?!又有什么能比英雄暮年和壮志难酬更让人伤感呢?!
翻开当地的文存,我读到了许多关于瓜洲、京口以及北固楼的诗词。但是,绝大部分的诗词都不能让我为之心动,只有王安石、陆游咏叹瓜洲的诗句,特别是辛弃疾的两首登北固楼的词作让我唏吁不已和壮怀激烈而久久不能释怀。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我望着滚滚东流的长江,默默地说;历史或许就是这样写就的吧!
2019年10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