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阅享

“内卷”的外溢

  • 发布时间: 2021-07-14

“内卷”的外溢

作者:肖江  来自:http://blog.sina.com.cn/xiaojiang

“内卷”在一年之前还是个陌生的词汇,却入选2020年《咬文嚼字》年度十大流行语之列。由此可见,“内卷”这个词在过去的一年里曾经频繁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和生活之中。

“内卷”的释义是指人类社会发展到某一阶段和达到某种确定的形式后,停滞不前或无法转化为另一种高级模式的现象;“内卷化”则是“内卷”的社会或文化模式。

“内卷化”亦称过密化,最初由文化人类学家亚历山大·戈登威泽提出,用以描述社会或文化模式的变迁规律,即当一种社会或文化模式在某一发展阶段进入到最终的固定状态时,便逐渐局限于自身内部不断进行复杂化的转变,从而再也无法转化为新的或更高级模式的文化形态和现象。

“内卷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另一种试错,是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社会转型期的一种形态。

据说“内卷”火爆源于几张北大、清华学霸间流传的图片。图片上的内容是,有的人边骑自行车边看书,有的人宿舍床上堆满了一摞摞的书籍,甚至有人边骑车边端着电脑写论文。图片反映了大学校园内“白热化”的竞争状况,但实际上又是一种无意义的竞争。

这是“教育内卷化”的真实反映,也是“内卷化”外溢的突出表现。尽管图片有些夸张,但折射出当今时代在校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状态:就业形势严峻,就业岗位有限,用人单位录用门槛越来越高。尽管某一个工作岗位可能仅需一个普通本科生就可以胜任,但却有人数众多的毕业生希望得到这个岗位。于是,这个普通工作岗位最终可能由硕士毕业生或博士毕业生或海归名校毕业生才能获得。正是这个原因,大批在校大学生就要通过比别人更努力作为竞争手段来达到自己的目标或目的。上述这种现象有些类似“经济学”中的“通货膨胀”。原本一元钱可以买到一个馒头,但由于“通胀”,现在需要一元五角才能买到一个馒头,而现在的馒头和以前的馒头没有任何不同。

这种“内卷”并不仅存在于大学校园中,还外溢至整个教育系统中。在中学校园里,“内卷”早已存在。由于各名牌大学在一些省市的招生名额基本上是固定的,因此,竞争本就早已存在。但在一些地方突然出现了类似“衡水一中”和安徽“毛坦厂中学”这样的“超级”高中,这些学校的学生除了短暂的吃饭和休息时间外,几乎都在刻苦学习中。他们几乎成为“名校收割机”。为了和这些高中学生竞争,原本就竞争十分激烈的其它学校高中学生也要像这些学生一样“拼命”和“加油”。但因为名校招生名额的限制,结果往往和过去的情况几乎一致。这就是高考学生“内卷化”的案例。

实际上,教育系统中的“内卷”现象从幼儿教育就已经开始,一直延续至小学、初中和高中。关于这一点,从异常火爆的课外各种补习班就可略知一二。

走出校门进入社会的大学生也并没有逃离“内卷”的阴影。在岗位有限、渴望提职和高薪的情况下,“996”到“007”成了家常便饭。但这一切并不一定是工作自身的需要,而是职场“内卷化”带来的弊端。例如,通常情况下,“早九晚五”成了职场中的惯例,但当有人晚上六点、七点或更晚下班,并得到上司的赏识和表扬后,许多人也会效仿六点、七点或更晚下班,但工作并没有增加,效率也没有提高。

曾有人言之凿凿地认为当今中国有三大“内卷化”,它们分别是“教育内卷化”、“房价内卷化”和“人口内卷化”。我以为,这些可能都是存在的。“教育内卷化”已经在本文中提到,“房价内卷化”和“人口内卷化”也是现实存在。但在今天的中国社会中,“内卷化”的案例还有许多。例如,以出口为主的外向型企业,中小型零售企业,农业和农村,以及科研领域等。

举一个外贸领域的例子。几年前,由于美国川普政府率先对中国实施“贸易战”,致使中国外向型企业出口遇到很大困难。面对萎缩的国际市场,众多企业竞相压价,恶性竞争。但此举并没有带来外向型企业出口的回升,反而扰乱了出口市场,还给一些出口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

“内卷化”已经外溢至社会的方方面面,从某种程度上说,“内卷化”已经较普遍地存在于社会之中。

“内卷”更多的表现为一种消耗精力的死循环。无论是相对于个体而言,还是相对于整个社会来说,面对“内卷”都是一项挑战。

“内卷”名词的火爆以及越来越多的“内卷化”外溢的案例,让我对所谓的“内卷化”产生了兴趣并试图一探究竟。

“内卷化”(involution)一词源于美国人类学家吉尔茨所著——《农业内卷化—印度尼西亚的生态变化过程》一书。这一概念最早被用来研究瓜哇的水稻生产。在殖民地和后殖民地时代的瓜哇,农业生产长期以来原地不动,未曾发展,只是不断地重复简单再生产,不能提高单位人均产值。这种通过在有限的土地上投入大量劳动力来获得总产量增长的方式,实际上,就是经济学上的边际效益递减在农业领域的具体表现。没有发展的增长就是“内卷化”。实际上,中国自明清以来,在人口不断增长的压力下,小农经济逐渐成为“糊口经济”,也是一种农业“内卷化”具体的表现。

“内卷化”在农业生产中的表现,主要有这样一些基本特征:

第一、“无发展的增长”。即随着人口数量的增长,当农业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并没有带来农业社会“质”的改变和提升,陷入了一种重复劳动;第二、资源禀赋的有限性。“蛋糕”只有那么大,人却越来越多,因此,最终导致农业生产的边际效益递减;第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反映。在农业发展初级阶段时,“资源有限性”并不是主要的问题。当发展到一定阶段后,“资源有限性”的问题突显出来,而且“蛋糕”也无法继续做大。在这样的情况下,“内卷化”就突显出来。

“内卷化”外溢至其它一些领域也同样具有上述特征。

“内卷化”概念突然火爆并成为网络热词或许超出许多人的意料,但却是现实社会中的客观反映。当由农业领域的“内卷化”外溢其它领域时,就同样引起了众多人的共鸣(这也是“内卷”成为2020年的网络热词的原因)。

导致“内卷化”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如今“内卷化”外溢至各行各业,已经形成了广泛共识。实际情况是,每个行业的资源禀赋在一定时期内都是有限的,为了争夺有限的资源,人们往往会采取各种各样的办法和手段;因此,使竞争趋于白热化。

“内卷”以及“内卷化”的出现,从本质上来说,与社会上鼓励的有质量的发展模式是相悖的。但之所以在社会上被广泛认同,并不是因为“内卷”是一种值得追求的生活状态,而是一种无奈。“内卷化”被广泛认同是社会群体性焦虑的一种表现,也是社会快速发展中的一种“亚健康”体现。

破解“内卷”和消除“内卷化”是当今社会应该努力做到的。

首先,破除“内卷”不是否定竞争,竞争是社会进步所必须的。但合理的竞争不是无谓的内耗,忽视了有效与合理的竞争所起的积极作用,就会导致社会的徘徊不前,甚至退步。在社会由“低水平”阶段向高水平阶段发展的过程中,竞争通常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其次,鼓励创新和科技进步是破解“内卷化”最有效的手段和途径。只有实现“质”的飞跃,才能避开“低水平重复”和“高水平陷阱”,才能有效破解“内卷化”。

第三、建立健全社会退出机制,特别是完善社会基本保障制度。在社会尚不能有效解决“内卷化”外溢的问题时,在全社会建立健全退出机制,同时完善社会基本保障机制,对降低或减轻整个社会的焦虑情绪是有益的。

第四、保持国民经济以健康和可持续的速度向前发展,开辟和培育更多的就业空间和岗位,为更多人提供再就业和再教育的机会,对于消除“内卷化”有着积极的意义。

第五、追求健康高尚的精神文化生活是消减“内卷化”的手段。“内卷”实际上是一种意识上的“内卷”,也是思维上的“内卷”,更是精神上的“内卷”。追求高尚的精神文化生活让人们的精神世界丰富起来,可以从内心减少“内卷”意识的生成,是减少“内卷”的重要手段。

现实社会中,不是到处都是“零和博弈”,追求共赢,追求公平、正义、健康和开放是当今社会所要积极倡导的,也是人类社会走向进步的必然。

“内卷”是低层次的和没有效率的重复,“内卷化”更是社会发展中的陷阱;“内卷化”严重的社会是一个危险和没有希望的社会,必须加以改造和革除。

一个积极、公平、正义、开放、健康的社会才是和谐的社会。只有和谐的社会才能够促进人类社会向前发展和进步,“内卷”和“内卷化”是社会发展进步中的绊脚石,破解和消除“内卷”和“内卷化”才是现代社会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