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阅享

从未远离的鲁迅

  • 发布时间: 2021-10-12

从未远离的鲁迅

作者:肖江 来自:http://blog.sina.com.cn/xiaojiang

二〇二一年九月二十六日,是鲁迅先生诞辰140周年纪念日。二〇二一年还是鲁迅先生的名作《阿Q正传》和《故乡》发表100周年。

还记得二〇〇六年十月十九日是鲁迅先生逝世70周年纪念日。在这个纪念日到来之前,我怀着对鲁迅先生的景仰,写了一篇名为《在鲁迅的背影里读鲁迅》的文章以示纪念。15年过去了,又迎来了鲁迅先生140周年的纪念日。

在这个纪念日里,我写些什么呢?

鲁迅对我和我的同龄人,甚至更年长或更年轻一些的朋友都并不陌生。他是我中学时代的常客,也是当今中小学语文课本里的常客。《狂人日记》、《孔乙己》、《社戏》、《阿Q正传》、《故乡》……鲁迅在他并不长的五十六年的生命岁月中为后人留下了750多万字的文字作品。这些作品早已成为中华民族丰富精神宝库中的一份子。

鲁迅离开我们八十五年了。但仔细去想,他又何曾离我们远去?实际上,他一直就在我们的身边,和我们生活在同一个时代,和我们同面对逆境和顺遂,和我们一起迎接悲伤和欢喜。

认识名叫“鲁迅”的先生,似乎要从1918年5月15日开始。这个日子距离今天已有103年时间。就在103年前的5月15日,在当时的名满华夏的刊物——《新青年》上,当时的读者第一次读到了名为《狂人日记》的白话体小说。作者的姓名对于绝大部分读者都是陌生的——鲁迅——一个似乎颇有些怪异的名字。

但正是这个为绝大部分读者陌生的作者发表的小说,开创了中国白话体小说的纪元。小说甫一刊出即引起轰动,读者不仅和小说的主人公一样从写着“仁义道德”的文字后面读出了“吃人”二字,还听到了震耳欲聋的呐喊——“救救孩子”。

鲁迅先生就是以这种方式走到世人的面前,从此,在一百多年里就不曾远去。

从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后,鲁迅先生以“鲁迅”为笔名先后发表小说、杂文、散文、散文诗等共有500多篇。鲁迅先生以笔为枪,猛烈进攻封建专制和旧道德,用犀利的语言和文字抨击现实和黑暗,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鲁迅以斗士和青年人的挚友等多种身份活跃在文坛之上,直至1936年10月去世。

生命虽然逝去,但鲁迅的声音并未因此而暗哑,他的文字、思想和精神仍然继续流传和光大。1940年1月,毛泽东在其《新民主主义论》中对鲁迅做出了这样的品价:“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仅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者。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毛泽东先生的这段话不仅在解放区广为流传又随着新中国的建立,将鲁迅推向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鲁迅的名字和形象也因此被定格在神龛上,被供奉在祭坛上,以至于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几十年时间里,他的名字成了中国人最为熟悉的名字之一。

与此同时,在海峡对岸,鲁迅的名字也没有被遗忘。只不过是以文学家或文人的身份存在于学界和大学课堂中。对于其在中国文学史中的地位和作用,海峡对岸的人们对此还颇有些争论。但不管怎样,鲁迅先生依然生活在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中并接受着人们的尊敬和品评。

时间的指针划向上世纪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初,人们对鲁迅的热情依然不减。特别在中国大陆,他的文字存在于中小学乃至于大学的课本中,他书中的闰土、阿Q、祥林嫂、孔乙己、假洋鬼子、赵老太爷等一大批鲜活的人物成了人们口中随意说出的名字;几乎稍有些文化知识的人都能信口背诵出“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和“不是在沉默中爆发,就是在沉默中死亡”的名句。鲁迅的作品着实影响了几代中国人。

进入新世纪后,在中国大陆,一些质疑的声音开始传出。在中学里,学生们对鲁迅由敬到畏,鲁迅的文字似乎成了中学时代的梦魇,“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社会上也开始出现不同的声音。山西省作协副主席、《山西文学》主编韩石山写就的《少不读鲁迅,老不读胡适》一书,就曾在读者中引起热议;名闻海峡两岸的台湾学者李敖二〇〇五年在复旦大学演讲时就公开“贬低”鲁迅;著名“公知”陈丹青曾经著文,文中就有“鲁迅的价值是照亮我们,但我们愿意被照亮吗?”的文字和句子。

还有一些疑惑的声音传来:今天的年轻人还认识鲁迅吗?鲁迅精神还有时代意义吗?鲁迅是谁?鲁迅是不是离开了?等等。

出现这些声音并非偶然,而是与时代的发展以及人们获取信息和知识的多元密不可分。和鲁迅八十多年前写的文字相比,今天人们接触的文字内容大多简单和平易,也缺乏深度,“口水文”和“鸡汤文”盛行,而鲁迅的文字深刻、尖锐、辛辣,鞭辟入里,但部分文字拗口和难懂,让今人读起来有些生涩之感。

此外,在鲁迅逝去的八十多年时间里,上世纪四五十年代,鲁迅的名字和中华民族革命问题交织在一起;六七十年代,鲁迅又被人为地和阶级斗争联系在一起;八十年代时,鲁迅和“政治话题”划上了等号,九十年代,鲁迅被移出神坛进入学术领域,开始面对质疑和争议。当“鲁迅是谁?”被大声问出来之后,“鲁迅”开始让人思考,让人重新审视。但是,有一点从来就不用质疑,那就是鲁迅从未远去。

曾经很长一段时间,鲁迅只有一幅面孔——冷面的斗士。对鲁迅一味地“脸谱化”描述,让鲁迅一直高高在上,所有人都必须仰视。

如果将鲁迅只作为一个符号性人物,鲁迅是僵硬的,没有生命力,只有一幅冰冷的面孔,因此,也走不进新世纪人们心中。

当鲁迅复归寻常,当人们走近鲁迅,就会发现,鲁迅其实在很长的时间里是“孺子牛”,是青年人的朋友、导师。鲁迅是一个低调的人,不喜欢“高帽”,不喜欢像今天的一些名人一样到处演讲以及签名售书或者到大学里去语惊四座。鲁迅拒绝了太多的邀请,唯不愿拒绝一些青年人的邀请;因为,他爱青年,喜欢和青年人交朋友。

鲁迅还是一个典型的宅男。即使在人称“人间天堂”的杭州任教时,也懒得出去游玩。在杭州生活工作的一年时间里,他只到不远处的西湖一次,还是由于好友许寿裳的盛情邀请。

鲁迅还会撒娇。他的撒娇在他的书信里——《两地集》,撒娇的对象是他的爱人——许广平。

在近二十年里,我也在重新认识鲁迅,也试图走近他的身旁坐下来和他自由的对话,我尝试着通过对话和重新阅读他写的文字,感受他的内心世界。

鲁迅在年少时因自己的亲人被平庸的中医贻误病逝而萌生学西医的志向。在他东渡日本之后,在学医的过程中认识到国人最需要救治的不是病弱的身体,而是精神和灵魂。当他决心放下手术刀用自己的笔做刀枪向黑暗做斗争时,他的文字从此一发而不可收。

现实中的鲁迅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和参与者,但他并不支持共产主义运动,也拒绝了好友陈独秀的邀请加入共产主义小组。他抨击黑暗,向往光明,支持学生爱国运动,但又与中共的外围组织——“左联”发生冲突,以至于笔墨官司不断,被他咒骂和批判的文人在新中国成立后许多人做了中共的高官。

鲁迅还参加了宋庆龄等人组建的“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对国民党的黑暗统治予以无情地批判和抨击,以至于被当局列入暗杀名单。当他听闻工农红军万里长征到达陕北后,给予了极高评价并寄予厚望;后来,在“左联”解散后,鲁迅仍然积极参加文学界和文化界组织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

鲁迅先生以他特有的独立人格彰示世人,他以他的认知和判断力做着他认为该做的事情。

当曾经的喧嚣归于平静,当时间拂去是非的尘埃,人们发现鲁迅在八十多年前写的文字在今天依然熠熠闪光并继续保持着无与替代的魅力。人们还发现,尽管鲁迅笔下的时代和人物已经过去一百年或更长的时间,但他笔下的人物和一些现象还活在今天的世界上,有些人群(例如阿Q和看客)组成的队伍还在不断壮大,鲁迅鞭笞的许多丑恶现象和人物至今还阴魂不散和僵而不死。

当人们在思考中回首,日益发现鲁迅的伟大和前瞻;于是,又主动地重新翻看鲁迅的著作和文字,从中找出今天的答案。

无论是140岁的鲁迅,还是逝去85年的鲁迅。在他回归寻常后,依然伟岸和极具魅力。鲁迅是一个具有划时代历史意义的伟大人物,他的人格和精神铭刻着中华民族最伟大的品质和精神;他超凡的独立人格和精神在华夏民族的心中树立起一座不朽的纪念碑。他是今天知识界、文化界以及其它学界学习的光辉典范。

鲁迅在一百多年的时间里不曾远离,从未离去,当他回归寻常,更让我觉得亲切和富有活力。

鲁迅在《这也是生活》一文中写道:“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我存在着,我在生活,我将生活下去,我开始觉得自己更切实了……”是的,鲁迅存在着,鲁迅在生活着,鲁迅也将生活下去。生活下去的鲁迅将和我们一起去感受新时代和新生活,去面对困难和挑战,去迎接黑暗和胜利。

在我看来,鲁迅在今天的意义仍然在于他独立的人格和冷眼看世界的态度,这是我们这个时代所欠缺的。认识鲁迅和重新认识鲁迅的意义也恰恰于此。


                                        2021年10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