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淮河流域行蓄洪区安全建设和脱贫攻坚纪实
2019-04-01 10:18:09 来自:自然资源报
文章来源:http://www.zrzyb.net/yaowen/20190401_118865.shtml
安徽省颍上县淮罗村一瞥。首席记者 洪曙光 摄
治理水患 行蓄洪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极大改善
淮河是我国一条重要的河流,自古以来水患不断。新中国成立后,安徽省按照“蓄泄兼筹”的治淮方针,在加固堤防、整治河道、修建水库的同时,利用湖泊、洼地开辟行蓄洪区,形成了以水库、行蓄洪区和各类堤防为主体的防洪体系。
目前,淮河安徽段共有16处行蓄洪区,涉及7市19个县,总面积2813平方公里,区内人口99万。在新中国成立之前,行蓄洪区群众饱受洪灾之苦,长期过着半渔半耕、年年水淹的苦日子。
为使行蓄洪区内群众抵御洪水,各地组织垒土筑台而成的生产生活区域被称之为庄台。1950年起,安徽省在濛洼、城西湖等行蓄洪区兴建了第一批围村堤和庄台。截至1990年,全省累计建成庄台272座,台顶面积583.5万平方米;建成保庄圩13处,面积39.34平方公里。
然而,由于庄台多是应急建设,投入不足,建设标准低,人均土地面积少,生产条件简陋,庄台群众长期存在吃水难、用电难、出行难、就学就医难等问题,贫困发生率高。特别是1950年以来,淮河流域共利用行蓄洪区191次,庄台群众为防洪作出了巨大牺牲。
行蓄洪区是一片甘于奉献的土地,也是一片深度贫困的土地。近年来,安徽省按照“减总量、优存量、建新村、分步走”的总体思路,积极谋划脱贫攻坚方案。移民迁建、庄台整治、基础设施建设、应性农业产业发展规划等重点工作逐一推进,行蓄洪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据了解,仅2018年,安徽省财政共安排省以上专项扶贫资金11.8亿元支持行蓄洪区重点贫困县脱贫攻坚,占省以上专项扶贫资金总量的21.5%;支持阜南县、霍邱县、颍上县、寿县财政项目和农业建设项目,安排4个重点县地方债券资金6.7亿元,占全省用于脱贫攻坚债务规模的21.7%;已整合各类涉农资金23.2亿元用于4个重点县,占全省已整合资金的26.2%。同时,安徽省累计向行蓄洪区安排省旅游发展资金1490万元,支持区内旅游公共服务设施改扩建。
建设美丽新庄台,用地保障是基础。近年来,安徽各级自然资源部门成立支持行蓄洪区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确定办事机构,并抽调人员专门负责;建立联络员制度,畅通信息与指挥渠道;对淮河行蓄洪区有迁建任务的县,给予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计划指标倾斜;对行蓄洪区移民迁建用地,实行农民建房用地专项计划,做到应保尽保。
整治村庄 蓄洪低地化身产业发展高地
颍上县内78公里的淮河故道边,22个庄台居住着13.6万人。“新中国成立以来,3处行蓄洪区累计行洪45次,造成经济损失约62亿元,行蓄洪区群众为防洪泄洪作出了巨大牺牲。” 颍上县县委书记熊德超对记者说。
近年来,颍上县以淮罗村为试点实施村庄综合整治,将蓄洪低地变为产业发展高地。淮罗村由5个庄台组成,台顶总面积8.1万平方米,现有835户2658人。2014年,淮罗村档立卡时,810户中有贫困户102户、248人,常年的水害让这个有400多年历史的村落成为贫困村。
回忆起当年的情景,74岁的村民罗运浦苦不堪言。“庄台上的房子多是芦苇泥巴房、土坯麦草房,几乎没有公共设施,人畜生活区未隔离,水来就搬家,水退就修房。”
走近淮罗村,最先映入眼帘的是几座高近20米的水塔,水塔旁是增建的加压泵房和除铁锰设备房。“有了这个设备,群众实现了安全用水。”
王岗镇党委书记汪涛说,近年来,各级政府对淮罗村累计投资2664万元,按照小花园、小果园、小菜园、小鱼塘、小水塔、小公厕、小广场、小污水处理池、小生活平台“九小标准”进行建设,先后拆除危房1120间,清淤沟塘10口,完成道路硬化3万多平方米,完成绿化5.1万平方米,铺设排水管3公里,安装路灯100盏,新建公厕11座。2018年7月,淮罗村全面了完成排水、供水、供电、道路、绿化、亮化等六项配套设施提升,实现了庄台环境优美,生活方便,群众满意的目标。
种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淮罗村优美的环境、完备的基础设施,吸引了企业前来投资乡村产业,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淮罗村也因此顺利脱贫摘帽。
聊起现在的生活,罗运浦颇为自豪:“庄台升高了,保庄堤加固了,俺们可以高枕无忧了。”73岁的脱贫户唐心超和老伴也兴奋地说:“我们老两口现在在村里的产业基地上班,喂喂鸭、养养稻,每月能有4000多元。”
颍上县以淮罗村为样板,下大力气对其他庄台进行综合整治。熊德超说:“我县把美丽庄台建设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整体规划,先后分两期共投入2.1亿元,对沿淮22个庄台进行了全面整治,通过大力实施‘九小工程’,开展供水、排水、供电、道路、绿化、亮化、网络七配套建设,于2018年10月完成了所有庄台的升级改造,赢得了群众的赞誉。”
脱贫攻坚 全面小康路上不落下一个人
截至2018年3月,全省仍有49.86万人居住在设计蓄洪水位以下的低洼地,160座庄台人均面积低于50平方米的标准,4级及以下堤防占现有保庄圩堤防总长度的72%,圩内抽排标准仅为农排标准3年~7年一遇……面对如此脱贫攻坚的难题,安徽省一刻也没有停歇力克时艰的步伐。
2018年,安徽省出台《2018~2025年淮河行蓄洪区安全建设规划》(简称《规划》),计划总投资319.94亿元,重点推进人口安置、庄台构筑、保庄圩修筑、保庄圩达标改造、行洪区调整,安置低洼地人口和超容量安置人口64.46万人。一场史无前例脱贫攻坚战在淮河两岸悄然打响。
根据《规划》,1月30日,《安徽省淮河行蓄洪区安全建设三年 (2019~2021年)分类推进方案》正式出台实施,要求3年内安置设计蓄洪线以下低洼地人口和庄台超容量居住人口61.26万人,加快实现行蓄洪区长治久安、可持续发展。
一年多来,安徽省委书记李锦斌、省长李国英多次赴行蓄洪区调研脱贫攻坚工作。2018年10月15日~16日,李锦斌在阜南县调研行蓄洪区调研脱贫攻坚工作时要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论述,保持目标不变、靶心不散、频道不换,坚决打好打胜淮河行蓄洪区脱贫攻坚这场硬仗。相关市县不等不靠、狠抓落实,省有关部门积极支持、分类指导,行蓄洪区脱贫攻坚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是庄台综合整治力度持续加大。目前已完工115个,占总数的58.37%。
二是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加强。启动2659公里行蓄洪区道路建设项目;安排颍上等4县农村道路畅通工程建设项目1265公里;成污水处理设施158座,正在施工建设17座;完成道路改造275条,道路展宽和路面硬化325.7公里,道路绿化142.1公里,道路亮化155公里;全面完成行蓄洪区农村危房改造任务;安排行蓄洪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3.1亿元,确保年底前实现行蓄洪区内所有贫困村自来水村村通。
三是产业就业扶贫持续推进。目前,沿淮行蓄洪区有产业扶贫园区177个、龙头企业212个、合作社864个、大户(家庭农场)1174个,共带动贫困村132个、贫困户4.2万户,开展自种自养的贫困户1.8万户;实施产业扶贫项目6.8万个,到村覆盖率100%、到户覆盖率82.1%。累计安排行蓄洪区省旅游发展资金1490万元,支持区内旅游公共服务设施改扩建。培训贫困村乡村旅游村官、带头人102人,开展定向招聘48场,组织352家企业提供1.02万个就业岗位,帮助955名贫困劳动者实现就业。
四是居民迁建步伐持续加快。下达1504户5858人居民迁建任务,投资8283.43万元,完成国家及升级下达投入资金的98%。
五是发展要素保障持续到位。省自然资源厅继续单列新增建设用地计划,并优先用于行蓄洪区建设。安排专人负责居民搬迁安置点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组卷和审查,做到随报随审,优先办理。
古老淮河波粼粼,映照庄台日日新。安徽省政府副秘书长、省扶贫办主任江洪告诉记者:“行蓄洪区是全省脱贫攻坚最难的区域、最硬的骨头,但再难再硬,也要把这个‘堡垒’攻下来,确保到2020年,行蓄洪区同全省人民一道进入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