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从2019年到2024年,我国将进入急速老龄化阶段。而“老有所养、老有所依”是中国人定义幸福的一大标准。在国家政策支持及老龄人口养老需求规模不断增长的共同推动下,未来养老产业市场前景广阔。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8年底,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4949万人,占总人口的17.9%,其中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6658万人,占总人口的11.9%。
根据中国人口学会、联合国人口基金等单位发布的《老年公平在中国》研究报告指出,中国人口的老龄化规模大、老年人口增长迅猛,到2030年中国老年人口将占总人口的25%左右。
据预测,60岁及以上老年人数量都将在2020年达到2.5亿,2025年左右突破3亿,2034年左右突破4亿,21世纪中叶攀升至4.7亿。
目前的产业规模仍旧十分可观,2018年,结合养老产业下游以及我国老年人口潜在消费力来看,市场潜在规模或已达6.2万亿。
有需求就有市场。正是因为这样不健全的环境和巨大的市场需求,为企业界带来了新的机会。总体来看,养老产业分成几种类型:
1、保险类金融企业投资型。
保险公司在当前所有致力于养老地产开发的企业中最具备优势。保险公司寿险具备雄厚的资金实力,以及寿险产品的品类,再加上目前试点运行的“以房养老”的倒按揭政策,都为保险公司提供了度身定做的商业模式。同时保险公司可以围绕寿险产业链来设计产品组合,这也是其他类型公司无法竞争的核心优势。
要知道,保险资金中50%以上为寿险资金,寿险资金中又以中长期资金为主。保险资金可运用的中长期资金与养老产业的投资回收周期具有良好的匹配性。
2、房地产开发企业投资主导型。
如果说现在绿城、万科、保利、绿地等品牌开发商纷纷涉足养老地产,也只是形势所迫。对于一些百亿级以上的房企,如何在房地产领域内,再寻找到一个新的成规模的高增长市场,或许养老地产是为数不多的几个市场之一。
但上市的房地产开发商的业绩压力和企业先天禀赋,决定了这类企业开发的养老地产存在着很强的房地产属性,养老功能的核心竞争力不足,概念大于实质。开发商的强项在于产品硬件环境的打造,软件环境正是其的缺陷。因此我们看到,开发企业与医疗资源的广泛联姻正成为趋势。
3、医院系产业主导型。
医疗资源是养老地产所需要的核心资源。现在有不少公立医院或者民营医院也在跃跃欲试,试水养老地产。医院的核心竞争力毋庸置疑,但医院的级别和专科门类决定了其主打的养老项目的市场吸引力。
另一方面,医院系的产品在设计、环境营造和硬件开发能力上与专业房地产商相比,仍有不少差距。这方面的短板与房地产企业合作联姻是正道。因此我们看到很多医院设立健康产业集团,将医院的资源与社区老年公寓项目资源打通,老年公寓内的定点医护窗口成为往医院输送病人的一个渠道,这也成为医院系参与打造养老产品的一个动力来源。
4、轻资产服务企业主导型
养老地产服务体系构建的核心有两项,第一是专业医疗资源,第二是专业的护理资源。部分轻资产的养老管理公司,正是填补了专业护理资源的空白。
公开的数据显示,通常情况下3个老人需要一个护理员,以此计算中国至少需要1000万养老服务人员。而目前全国所有养老机构人员只有22万,符合资格的仅2万。现在来自台湾、日本、美国等各类海外地区背景的专业养老服务机构如雨后春笋在生长,这将成为未来养老产业的中坚力量。
“老有所养、老有所依”是中国人定义幸福的一大标准。在国家政策支持及老人人口需求规模的不断增长的共同推动下,预测,2024年,我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1.2万亿元左右,养老产业市场前景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