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161769584327066145/?log_from=3f2d603d33dfa_1667524317914
近日,全民热议“供销社”,有人为此欢呼,有人借此泄愤,还有相关概念股也跟着爆火,释放的是红利,还是难以预测的深渊,万般皆“人民”,没必再多想。
供销社,原本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转轨进入新时代,是涅槃重生,还是再走回头路,交织着过多的情绪,也变得杂音难分,甚至被妖魔化,引发过多的焦虑,这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环境的发展带来不良影响,值得警惕。
不过,官媒“侠客岛”定调:重建供销社,不会走老路。这对提振市场信心,过滤过多杂音,非常有必要。但是,唯一可行之策,按既定政策安排,扎实落地改革试点,深化改革,要行之有效,还要落地有声,不能只听口号、未见实效,否则,重出江湖,还真没必要。
重建供销社,六大时代需求来加持
供销社,之所以重出江湖,究其缘由,综合国内外大环境恶化,全球经济仍在危机边缘,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剧,复苏势头微弱,还不是决策层战略部署,这才踩中时代需求,正在酝酿难得的红利期。刚需在此,汇集六大需求,加持供销社,再次重生:
1、中国式现代化,需要重建“供销社”;
2、全国统一大市场,需要重建“供销社”;
3、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需要重建“供销社”;
4、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需要重建“供销社”;
5、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需要重建“供销社”。
6、社会化情绪集中爆发,躺平、摆烂、内卷、润了等,亟需修复这种反常现象,建功立业需要新选择,年轻人、农村户籍大学生自愿回乡助农,需要重建“供销社”。
归结于此,国家高度重视供销社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这些需求背后需要一个促进各种资源要素有效配置的载体,那就是“全国统一大市场”,供销社是建立此市场的头号招牌,起到承上启下之作用,兼顾在地性、自主性、人民性 、调控性,造福本地,服务城镇,意义之重大,责任之艰巨,恢复重建亟需加快,试点改革,必须冠以“新型”,不能走回头路,也不能适应不了市场经济发展规律,这个至关重要。
目前,恢复重建还是以县域以下的基层供销社为主,从2015年至今,供销社恢复建设,已有3万多家覆盖全国95%以上的乡镇,中华全国供销总社资产总额也有1.6万亿,未来或许还会突破到5万家以上,甚至更多。因为,中国有3.4万个乡镇,55万多个行政村,自然村也上百万,这个市场底子够大,但面临困境也更多,唯有改革,冠以“新型”化模式,参与激烈的市场竞争。
供销社,本质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国有经济的一部分,主要的服务对象是农村。但进入新时代,得反过来,反哺农村,服务城镇,充当蓄水池,这才是试点改革的关键。
说到这里,合作社有老三样,也是国家基本体制构成要素的三个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1、农业合作社(生产);
2、供销合作社(商业);
3、信用合作社(金融)。
这三个组成部分,除了供销社,其余两个一直在发展,但也效果都不佳。农业合作社,空壳较多,运营半死不活地占多数;信用合作社,支撑农村金融活动的唯一机构,近两年监管漏洞导致,暴雷的不在少数,比如:河南村镇银行事件,比比皆是。
重建供销社,构建新模式,做到改革四大点
时至今日,重建供销社,试点改革,尤为关键,也至关重要,否则80%还是以失败告终,也无法挑起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之重任。
重建供销社,不会走老路。不能振振有词,却落地无声,见之无效。改革试点,冠以“新型”化模式,需要以人民为中心来发展,践行联农带农富农之效果,起到承上启下之作用,需以此为突破。
首先,现行供销社,还是按生产、供销、信用的老路子重建,以“三位一体”为基础,但这种新瓶装老酒,遇到市场可能会失灵,收之无效。之所以恢复重建,目的是助农为农,为何没有“共享”发展成果之策,调动不起原住民的积极性,谈何持续发展下去?所以,“新型”供销社,必须以“四位一体”为基础,初步在全国所有行政村构建起区域性生产、供销、信用、共享的综合性合作服务平台,前面三步不断做大蛋糕,后面一步做到分好蛋糕,四步走才能共享发展成果,起到反哺农村,惠及农民之重任。
其次,“新型”供销社,需要新模式,需要新架构,助力新时代。供销社,扎根农村,不外乎要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而不是一家独大做强国有经济,忘了其初衷。那么,重建供销社,还有必要么?所以,各地行政村村“两委”牵头领办,让农村集体经济强势加入,参与进来,助力农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为此,开始重建,一定做好顶层设计,以让国有经济带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为目的,构建以“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70%)+农村集体经济组织(30%)”的联动模式,形成“联农带农富农”机制,有效组织农民,也能最大限度地让利于农,让农民分享发展红利,调动农民积极性,形成稳定的合作关系。这对,促进共同富裕,百利无一害,谁不支持呢?否则,能否发展下去,希望不大。
再次,“新型”供销社作为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头号招牌,点多、线长、面广,以县域流通服务网络为契机,是构建县域内现代流通体系的命脉,也是落地见效的关键节点。供销社,统购统销,平时除了做到粮食产业链、供给链给与安全保障,以及战时后勤保障,还要稳定市场价格,平衡产需结构,有效参与市场竞争,别忘了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还有民营、外资的超市在一起抢占市场份额。同时,还承担着“农产品出村进城、工业和日用品下乡”之中间枢纽,进一步完善流通体系,疏通堵点,下沉到最后一公里,这是“新型”供销社的时代使命。
最后,“新型”供销社,改革试点要见效,还能走得更长远,除了靠基本商业经营来盈利外,更要体现“共享”之成效。这里“共享”指为原住民或农民提供福利性服务,当下农村,农民福利性需求难以满足,只能靠国有经济来重资产投资,把重建发展之成果分享给惠民之效果,才能凸显重建之必要性。在农村,老幼妇孺众多,农民需要养老设施,更需要享老设施,农村户籍大学生返乡助农,更需要福利性服务支持,比如:老人餐厅、托幼中心、医疗中心、图书馆等免费性福利,做不到这些,重建意义性不大。
总之,中国式现代化,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之路,也是农业农村现代化必经之路,促进全社会高质量发展,乡村也不能缺少供销社。重建供销社,不会走老路,关键在于反哺三农,必须走“新型”供销社发展之路,在“一亩三分地”上深耕细作,在做好扎实“内功”的基础上去跨界寻求合作与扩张。比如,大都市也能搞供销社,把物美价廉、绿色优质的农产品倾销进城,做“邻里中心”和“中央厨房”等等;尤其这几年,有一定条件的农村由卖环境到卖场景、卖创意转变,乡村休闲旅游业强势复苏,这成为某些乡村发展的全新吸引力,供销社未来之路,一定会是一个“农商旅”综合体,促进了农村消费提质扩容。农村美了,产业强了,游人来了,商机来了,农民富了,越来越多曾经离开乡村的人以及投资者会走进乡村,寻找前所未有的机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