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阅享

眉山之“苏”

  • 发布时间: 2018-07-31

    眉山之“苏”


眉州如果作为一个美食的代名词对于喜欢川菜的我是熟悉的,在中国八大菜系之一的川菜的菜谱中就留有许多眉州美食的印记。眉州即今日的眉山。眉山如果作为一个地理标志对于我是陌生的,因为在二O一八年六月之前,我从没有到过眉山;眉山如果作为一个人文标志对于我来说是高大和神圣的,因为它是苏轼的家乡,“三苏”的故里。

    二O一八年六月,第八届冰心散文奖颁奖地恰好就在眉山,而我的散文集《倾听花开的声音》有幸获奖。借此机缘,应“冰心散文奖”组委会和中国散文学会之邀,我终于有幸踏上眉山这块神奇的土地,去感受它的文风和词韵。
    眉山,古称眉州,南梁武帝太清二年(公元548年)设置青州,西魏废帝二年(公元553年)改青州为眉州。之所以叫眉州,唐代文献中记载:“因峨眉山为名也”。后名称多次在眉山和眉州之间变化,直至二0一四年十月,经国务院批准,形成今天的眉山市的格局。
    眉山位于四川盆地成都平原西南部,岷江中游,位于成都乐山黄金走廊的中段,也是“成都平原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眉山有众多的名胜和古迹,也是鱼米之乡、长寿之乡、泡菜之乡和美食之城。但是,其最为外人知晓的还是“东坡故里”。
    苏东坡是今日眉山的城市标志,也是眉山最闪亮的城市名片。
到达眉山时恰是六月下旬,眉山此时多雨,气候湿热,我正是在这样一种氛围之中细心打量着这个东坡先生曾经生活和居住的地方,心中洋溢着一种亲切感。这种亲切感让第一次光临眉山的我有了一种熟识的感觉,也正是这种感觉引领着我在眉州的山水之间寻访着东坡的足印,感受着“三苏”带来的浩荡文风。
    苏轼,公元1037年1月8日出生于眉山,字子瞻,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相传苏东坡出生时,家乡的山上寸木不生,言下之意就是其家乡所有的精华都荟萃在其一人的身上。事实也证明,苏东坡没有让家乡失望,他在诗、文、词三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造诣,堪称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最杰出代表。特别是在词的创作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苏词在继柳永之后对词体进行了全面的改革,最终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格局,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使词从音乐的附属品转变为独立的抒情诗体,从根本上改变了词的发展方向。除了苏词外,苏轼在文章方面也极具才华,特别是史论和政论,他的散文在宋代与欧阳修、王安石齐名,但如果单从文学的角度来看,则苏轼的文章无疑是宋文中成就最高的一个。
    此外,苏轼的书法和绘画同样有极高的艺术造诣。
    在“三苏”中,尽管苏洵和苏辙才华稍逊苏轼,但是,在“唐宋八大家”中,一门三苏能名列其中着实是眉山之幸,是眉山永远的骄傲。
    缓步走在“三苏祠”中,沿着苏东坡的足迹,追寻着他集才华、伟岸、放达和多舛的一生。
我看见公元1056年的年仅21岁的苏轼在父亲苏洵的带领下和弟弟苏辙沿江东下前往京城开封应试。苏轼的《刑赏忠厚之至论》获当时的文坛领袖、主考官欧阳修赏识。欧阳修读完此文,惊叹:“此人可谓善读书,善用书,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在欧阳修的盛赞下,苏轼名声大噪。后来,苏轼每有新作发表必导致洛阳纸贵。从此,苏轼以他的才华登上宋朝的最高文坛。
    我对苏轼的崇敬并不止于他的才学,从某种程度上说,我更对身处逆境中的苏轼身上折现出的人生态度和文化精神充满敬意。
    在苏轼六十五年的人生历程中(公元1037年1月—1101年8月),二十一岁时名动京城,此后有6年时间为其守孝期(母亲和父亲先后去世),自三十五岁开始(公元1071年)因上书反对王安石新政而步入坎坷的从政之路,更于公元1079年被卷入“乌台诗案”险遭杀身之祸。他在狱中度过103天后被从轻发落,贬至黄州,任团练副使。在这个低微无权的职位上,虽心灰意冷,但却留下了《赤壁赋》、《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名篇。他不仅因开垦城东的一块荒地以贴补家用而留给世人“东坡居士”的别号,还研发了多种美食。据说在中国菜的历史中,有66道菜与苏轼有关,其中东坡肉、东坡鱼、东坡肘子,东坡豆腐,东坡凉粉、东坡羹、东坡饼等。
尽管苏轼也曾在公元1085年东山再起,但由于他刚正不阿的性格既不容于新党,也不容于旧党,再次自请外放。
据后人统计,苏轼先后在14个州县任职,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
    在任职杭州期间,他疏浚西湖,修成被后人称道的“苏堤”。从杭州被贬到颍州,又从颍州到扬州、定州,又被贬至惠州。公元1097年,年已六十二岁的苏轼被贬至海南岛儋州。宋徽宗继位后,苏轼又相继调往廉州、舒州、永州,直至公元1100年遇朝廷大赦才奉调回京复任朝奉郎。北归途中,他在常州逝去,终年六十五岁。这一年是公元1101年8月。
在苏轼六十五年的生命历程中,特别是在他出川入仕后,人生之路多有坎坷,也可以说是命运多舛。如果以他三十五岁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而导致命运转折开始,到他六十五岁去世,在大约三十年的从政生涯中,他大部分时间都被排除在权利中心之外,不断流徙,甚至处于颠沛穷病之中。
    但是,正是在这不寻常的三十年时间里,一个人格完整而高尚,伟岸而放达的苏轼形象逐渐形成。在多舛的命运长河中,他没有随波逐流,也没有消极和颓废,他超越了一般士大夫和文人的人生格局,走向了更高、更广阔的世界。他关心民生和民众疾苦,以其乐观和放达的态度对待个人的得失和进退,从而成就了中国历史上最优秀文人极其完美的精神境界。
    苏轼是千百年来中国传统文人的典范和楷模,他的处世态度和乐观精神从他的诗中就可以略见一斑。他在被发配黄州做一个低微的团练副使时,应该说是他跌入人生最谷底的时期。他在短暂的消沉和失望之后,很快就从沉沦中站起,不仅写出了《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名篇,也写出了他生活中积极乐观的一面。“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逐客不妨员外置,诗人例作水曹郎。只惭无补丝毫事,尚费官家压酒囊。”(《初到黄州》);还有“黄州好猪肉,价贱如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时它自美。每日起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猪肉赋》)。从上述诗句中,一个乐观、放达的苏轼形象跃然纸上。
    千百年来,有多少优秀文人能够做到苏轼的从容和放达?又有多少文人和士大夫能够像苏轼一样坚守初心和操守?又有多少饱学之士能够如苏轼善始且善终?
在我看来,苏轼的历史意义在于他的人生态度和处世态度堪称后世之表,其具体表现在宠辱不惊和进退自如。他将中国千百年封建士大夫的两种处世态度以他的价值尺度完美表现,从而做到了范仲淹笔下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他的表率作用更多体现在遭受坎坷和挫折之时,做到了既坚持操守又全生养性的人生至高境界,这正是后代的士大夫们所希望做到的。因此,苏轼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他的才学,更多的是他身上荟聚的一种完美士大夫的崇高精神。
    苏轼是属于眉山的。正因为他的出现而使整个眉山的文风为之而变得浩荡激越。据文献记载,在两宋期间,眉州共有886人考取进士,史称“八百进士”,成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进士之乡”。如此多的进士从眉山走出,自然和苏轼是分不开的。
    走在眉山的宽街窄巷之中,时时能感受到苏轼的存在。从高朋满座的宴宾酒楼到街头巷尾的平民摊档,从安静的大学图书馆到书声琅琅的中小学课堂,从树下纳凉的市井百姓到田垄中耕耘的勤劳农夫,他们的每一天生活都离不开苏东坡。
    苏东坡从公元1037年走来,他和眉山的历史紧紧相依,他和眉山的变迁紧密相连,他和眉山的百姓密不可分,他和眉山的山水永远生活在一起。
    苏轼属于眉山,他是眉山之“苏”。
                                                                               2018年7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