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阅享

中秋记忆

  • 发布时间: 2018-09-30

中秋记忆

 文章来源:http://blog.sina.com.cn/xiaojiang

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是中华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节日曾经由除夕、春节、元宵节、寒食节、清明节、上巳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寒衣节、腊八节、小年等构成,至今仍然为华夏子孙普遍铭记的主要有除夕、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其中中秋节是仅次于除夕和春节的一个重要节日。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或团圆节,是中国众多民族和华人华侨以及受汉文化影响较深的国家和地区传统的文化节日。

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于宋朝,至明清时期已成为和春节齐名的中传统节日之一。

根据中国的历法,农历八月在秋季中间,为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称“中秋”。

中秋节的来历,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汇总之后,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说法起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动。《礼记》上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的记载。由此可以看出早在春秋时代,古代帝王就已经祭月、拜月。随着时间的流逝,各国的贵族和士大夫们纷纷效仿,这种祭祀活动逐渐传至民间;另外一种说法是起源于农业生产。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所谓“秋”就是指庄稼成熟。在农作物和瓜果成熟的季节恰好在八月中秋,农民为了庆祝丰收表达喜悦之情,以“中秋”这一天作为节日。据史籍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至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在《唐书·太宗记》里就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的文字。

中秋赏月是风俗,有些地方还有祭月和拜月的传统。除此之外,还有燃灯、猜谜、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玩花灯等形式。在千百年的历史长河中,人们也把许多民间传说和中秋联在一起,其中“嫦娥奔月”、“吴刚折桂”、“玉兔捣药”等都与中秋节有关。

在中秋佳节中,自然少不了文人墨客的参与和咏叹。比较著名的诗词有南北朝时谢庄的《月赋》、唐代李白的《古朗月行》、白居易的《八月十五夜湓亭望月》、李商隐的《嫦娥》、张九龄的《望月怀远》、刘禹锡的《八月十五夜玩月》以及宋代苏轼的《水调歌头》、《中秋月》等。

正是由于历代文人墨客的参与以及社会大众的普遍喜爱才使这些传统节日流传千年至今并且依旧保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这不能不让我们感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其旺盛的生命力。

又一个仲秋时节来临了,又一个中秋节来临了。在这个晴朗的中秋月夜,望着皎洁的月亮,我想起了王维的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尽管诗人描写的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但“每逢佳节倍思亲”的诗句对于描写此时的我是恰如其分的。今年的中秋节,父母在遥远的淮河边的小镇度过,那里是他们曾经工作和生活过的地方。我也曾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在那里度过了十年的光阴。十年的时光对于人们一生来说似乎是短暂的,但是,对于我来说,那一段岁月是纯净的,是难忘的,是值得怀念的。值得怀念的不仅仅是人物,是草木和往事,还有节日。那个年代的中秋节也让我难以忘怀。

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沿淮乡村和当时的中国其它地方一样处于贫穷和落后之中,老百姓辛苦一年仅能维持温饱。对于孩子们来说,最高兴的事情莫过于过年和过节。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可以在年节中吃到平常难得一见的美味和佳肴。

每年过完春节,孩子们就盼望着元宵节,元宵节过后就盼望着端午节,端午节后当然就是中秋节了。对于沿淮平原上的人们来说,中秋节是仅次于春节的节日。此时,恰逢秋粮归仓,瓜果成熟,同时也是由农忙转农闲的时候,百姓的口袋里有了一些收入,因此,过节时也会比较隆重和热闹。临近中秋时,家家户户就开始张罗,除了准备猪、牛、羊肉外,还会杀鸡,杀的鸡一般是公鸡。当地的老百姓有这样一个习惯,每年开春的时候,一般人家都会去孵化一窝小鸡,经过几个月的饲养,母鸡留下生蛋,公鸡除了留下一两只外,基本上卖掉,而留下的公鸡主要是留在中秋节食用。沿淮平原乡村的中秋节正餐是在中午,十分隆重,不亚于春节。吃月饼则是在晚饭之后月亮升起来的时候。

那个时候的月饼没有今天这么多品种,包装也没有现在这么讲究。月饼基本上就是今天俗称的“五仁月饼”,大小和今天没有区别。

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沿淮乡村,供应的月饼绝大多数由专门的食品厂生产,通常在供销社或商店里出售。出售时的月饼是散装的,买月饼时,再由售货员包装起来。一般情况下,一个包装里面有四块月饼,以草纸包裹,包成一个圆筒状,再用细纸绳扎起来。在小镇的时候,每当过中秋节的时候我都会跟父母一起去买月饼。我特别喜欢看营业员包装月饼的过程。营业员在问清楚购买的数量后,很麻利的从身后的纸箱子里拿出月饼,迅速放在包装纸上(一般情况下都是四块月饼包成一份,取“事事如意”之意),将月饼包裹成圆筒状,然后随手扯出一根细纸绳将月饼扎起来,扎好之后,还会应客人的要求将两张正方形的红纸片粘在月饼筒的两端,贴上红纸的月饼顿时增添了喜庆的色彩。这一系列动作如行云流水一般,从拿月饼到包装捆扎完毕往往不到一分钟时间就可以完成,让年少的我看得眼花缭乱。我记得,这种包装好的月饼(四块包装)价格一般在七、八角钱。这样的“礼品”包装通常是要送给亲戚朋友的。如果家里自用,一般就会买散装的月饼,散装的月饼较便宜。此外,在乡村的集市上还出售一种小贩自制的月饼,价格要比供销社便宜。大概四块包装的只要五、六角钱。当时的乡村百姓都不富裕,如果不是为了送礼,只是自己家里人吃会选择更便宜的月饼。在中秋节即将到来的一两周时间,在沿淮乡村的土路上,会经常看见手里拎着月饼的行人,他们要赶在中秋节前将月饼送给亲戚和朋友。

    少儿时的我和几乎所有的孩子一样喜欢过节,当然也喜欢过中秋节。每逢中秋节来临的时候,最渴望的还是吃月饼。父母当时的工资并不高,而且家里还有兄弟姐妹,一般情况下,月饼买回来后会先让我们尝一点,其他的都会收藏起来等中秋节的晚上再拿出来品尝。可是,月饼的诱惑实在太大,每当月饼买回来后,不管父母将月饼藏在什么地方,我们都会“侦查”出来,然后开始“蚂蚁搬家”,等到中秋节的晚上,父母取月饼的时候,几乎一半以上的“存货”已经不在。每当这个时候,父母都会“软硬兼施”追问是谁偷吃的,每一个孩子都会摇头说不知道,还会编造一个被老鼠偷吃的故事。吃月饼时,父母一般情况下会将月饼一分为二,定量供应。为了让吃月饼的幸福感保留的长一点,吃月饼时总是细嚼慢咽,恨不能将半块吃成两块来,有时候还会故意藏起来,等到他人吃完之后再拿出来,故意在兄弟姐妹面前走来走去,嘴里发出诱人的声响,气得其他人横眉冷对甚至会闹出“纠纷”来。

    据说吃月饼的风俗本身就来自于沿淮平原。元代的时候,沿淮百姓不堪忍受元朝统治者的残酷压迫,纷纷造反抗元。家住淮河南岸凤阳的朱元璋联合各路力量准备起义。但由于元朝官府控制非常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条计策,命令属下将写有“八月十五杀鞑子”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送往各地义军手中。八月十五那天,各路义军一起响应,攻打大都,起义获得成功。消息传来,朱元璋十分高兴传下口谕,将传递消息的饼子赏赐给官兵和属下,后来当了皇帝后还会在中秋的时候将饼子赏给王公大臣。此后,“月饼”越做越精细,并且在民间流传开来,吃月饼渐渐成为风俗。

    中秋节除了吃月饼外,也玩灯笼,只是没有元宵节的时候热闹。

    中秋月夜,孩子们在吃饱之后,兴致渐渐退去,睡意也会接踵而至。可是对于父母和大人们,他们则会在屋外的圆月下坐上很久,也会聊上很久,尽管他们谈论的话题,我听不懂,也不感兴趣。但我能感觉到,在这个不一般的月夜,他们考虑的和谈论的绝不仅仅是吃月饼和赏月。

    离开淮河北岸的那个小镇将近四十年了。但是,在我的心中,小镇的月光是最明亮的,是最纯净的,也是最温馨的。小镇的月光在每一年的岁月轮回中都会照进我的心里,让我时时想起那曾经案件和温馨的时光。

    仲秋,中秋,团圆。中华民族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中,在这样一种精神寄托中完成了时代的轮替和文化传承;在这样特殊的月夜播撒着思念和亲情,也把乡思和乡恋的密码烙印在中华儿女心灵的深处。

    当我们一天天老去,当归乡的路越来越长,当我们的亲人在岁月中一个个走远,也许,我们只有在中秋的月光下让思念和记忆和他们团圆,和他们拥抱,和他们相互诉说离愁别恨。除此之外,我们还能以什么样更好的方式来寄托我们的情思呢?

 

 

                           2018年9月29日·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