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阅享

火盆

  • 发布时间: 2019-03-14

火 盆

作者:肖江    文章来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b6a082ab0102yj5r.html

常常有这样的时候,一些湮没在岁月深处的记忆会在不经意间被打开闸门并汩汩流出。火盆这个遥远的记忆也是这样被打开的。

几天前,因公到江西萍乡市调研。地处江南的萍乡和江南众多地区一样,因为“太阳流浪”的原因,被浸泡在阴雨天气中已两月有余,气温低而潮湿。在从北京出发前,我专门查看了当地的气温,居然比北京的气温还低几度。为了应付江南潮湿阴冷的天气,我除了带上足够的冬装外,甚至还带上了手套。好在我们下榻的宾馆以及开会的场所都有空调设施,在室外呆的时间并不长,所以并没有强烈感受到“湿冷刺骨”的滋味。

公务活动结束后,萍乡的朋友热情挽留第一次到访萍乡的我多呆两天。盛情难却,我欣然接受了邀请。

或许是朋友为了表达自己真挚的情谊,特地将晚餐安排在郊区的亲戚家中。或许是老天要考验我的耐受力,在我们出发前,天空中又开始下雨,并且刮起了风,气温明显下降。我一走出宾馆的大门,就被迎面吹来的凉风从头到脚“洗礼”了一次,一阵凉意从心头升腾上来。

朋友的亲戚家离城并不远,属于城乡结合部。从居住条件上可以判断,这里的居民收入水平比较高,几乎每家都是两三层的自建楼房。朋友的亲戚是村里的支书,兄弟几人共同兴建了一栋五层的楼房。房子前面还留有一片种有多种树木的林地。我们到达时,主人一家正在屋里屋外忙碌,看见我们进来热情地招呼我们在客厅坐下。

可能是当地的习惯,尽管天气阴冷,但是他们并不关门,因此,屋内的温度和屋外的温度几乎差不多,我在客厅里刚坐下就立即感觉到了寒意。或许朋友察觉到了我局促的样子,立即站起身来对我说:“离吃饭的时间还早,我们去烤火吧”。“烤火?”我有些疑惑地看了一下朋友。他此时已经站起身来,并招呼在客厅中坐着聊天的另外两位客人。我跟着朋友走进后院,进入一栋老屋中。一进屋门,温暖的感觉立即扑面而来。屋内的灯光并不明亮,昏黄的灯光下已经坐着几个客人,朋友一一介绍并让我坐在竹椅上。我坐下后才开始仔细打量这个房间。这个房间实际上是一个柴房,靠墙堆满了切割整齐的杂木。而我们大家围坐的则是一只烧木柴的火盆。只是这只火盆经过了改造,燃烧释放的烟尘通过一个管道排到屋外,因此,屋里并没有燃烧的烟尘的味道。我注意到在火炉的上方悬挂着许多腊肉以及鸡、鸭等腊制品,主人告诉我,本来这些腊制品是要挂到屋外的,由于长达两月的阴雨天气,为了防止腊肉变质只好移到屋内,悬挂在火炉上方熏烤。

身体逐渐暖和起来,话也多了起来。我问进门送茶水的主人,在过去没有空调的年代,这里的人们如何度过像今天这样阴冷的天气。主人没有立即回答我,而是将我引进另一间房间,指着墙边的一个黑黑的东西说,就是它。我凑近仔细一瞧,立即恍然大悟:火盆。

这是一个年代有些久远的火盆,由生铁铸造,上面还有个铁架,应该是烘烤衣物之用。这种火盆,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近乎古董,但却打开了我记忆的闸门。

1970年代,我尚是少儿,我们全家搬到沿淮平原上的一个小镇居住。那个年代的沿淮乡村和全国其它地区一样,尚处于贫穷落后的状态。而且在我的印象中,当时的沿淮地区的冬天比现在寒冷。每年一进入深秋,树叶就开始凋零,进入冬季后,几乎所有的树冠就变得光秃秃的。而现在的沿淮地区的冬天并不十分寒冷,下雪的天气明显减少,河里结厚冰的现象也非常少见,更不用说在冰上行走和溜冰了。

我们居住的小镇是沿淮平原上典型的农村集镇。镇上人口主要以农业人口为主,也有少数手工业者,真正的“公家人”很少。我的父母到小镇后是小镇仅有的几位“吃商品粮”的“公家人”。实际上,我父母当时的工资很低,两人的工资加在一起只有七、八十元钱,只够维持一家的基本生活。而普通农民家庭的生活更艰苦。

那个时代的冬季的沿淮平原,天气非常寒冷,并且是侵入肌体的“湿冷”。河塘里冻着厚厚的冰,胆大和顽皮的孩子会经常在冰上玩耍。据当地老乡说,以前天气寒冷的时候,拖拉机都可以从冰上开过去。

在我的印象中,冬季最冷的温度大约在零下十几度。由于我们居住的房屋保暖性较差,也没有取暖设施,经常会出现放在屋中水缸里的水结冰的现象,也出现过前一天晚上洗脸盆中未及时倒掉的水结冰的时候。

由于天气寒冷而且湿度较大,当地的大人小孩几乎都会在冬季出现冻疮。我的脸、耳朵、手以及脚也曾经出现冻疮。父母发现后,开始在冬夜里生煤炉,由于受到煤炭定量供应的限制,也害怕在夜晚睡觉时出现煤气中毒,用了一段时间后就不再使用煤炉取暖。

当地居民在冬季几乎没有任何取暖设施。一方面是由于贫穷,另一方面是平原上可用于取暖的柴火来源太少。麦秸秆和其他一些农作物的枝叶主要用于牲畜食用,一些树枝以及玉米的秸秆主要用于做饭的柴火。除此之外,只有麦糠和玉米芯(去除玉米粒后的玉米棒)可供冬季取暖,而使用这些取暖在当时的沿淮乡村已显得奢侈,一般只有家中有体弱多病的老人以及幼儿才会使用。而我知道这一切是因为奶奶的缘故。

奶奶不愿意住在城里,从1960年代初开始就回到农村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在我上小学之后,寒暑假期间我都要到奶奶家去,特别是冬季,在我体验过奶奶的火盆之后,我更愿意在冬季寒冷的日子里和奶奶一起度过。

父母后来告诉我,奶奶在察觉到我们这些孙辈遭受冻伤困扰后,每年一进入秋季就开始预备过冬的“燃料”,尽管只是麦糠和玉米芯,但由于几乎每家农户都视之为珍宝,所以准备起来也需要时间和周折。

奶奶还专门请城里的师傅制作了一个铁制的火盆(一般人家使用的是土火盆),在火盆上还焊制了一个铁架子。每年进入冬季后,特别是在最寒冷的日子里,奶奶都会亲自把火盆点燃,让我们在火盆旁边烤火边做作业,没有作业的时候就和我们一起在火盆边烤火,给我们讲战争年代的故事。有时候,奶奶还会在我们晚上睡觉前,在火盆中放上一个盛满水的陶罐,快睡觉的时候,奶奶就用温热的水给我们洗脸、手和脚。早晨醒来的时候,奶奶早已经把晾在火盆上的棉衣棉裤烤热,穿着暖暖的衣裤,着实让我忘掉了冬天的寒冷。有时候奶奶也会把红薯放在火盆中的灰烬里,不大一会儿红薯的香味就会飘散开来,在温暖的气氛中,心也更加温暖。

我已经记不清奶奶的火盆是从哪一年开始点燃的,也不知道奶奶的火盆从什么时候开始弃用的。我记得,在奶奶近一百岁的时候,我去看望她时,叔叔告诉我,她仍然会在冬天到来时,叮嘱身边的亲人用火盆取暖,尽管房间里早已经装上空调。或许,她也是希望能够通过这种方式找回和儿孙们相处的美好过去吧!

我不知道奶奶当年给我取暖用的火盆如今还在不在老宅里,或许还在吧。那个普通的火盆承载了几代人的记忆,也承载着亲人给予的关爱和温暖。如果火盆也有记忆,它也应该有许多话要说吧!

望着发出红彤彤火光的火盆,听着木柴燃烧发出的“噼噼啪啪”的声响,我似乎看见了奶奶家的火盆在冬天里又被点燃了。那袅袅升起的淡淡的青烟有我多少温暖的记忆和怀念呀!那红红的火光温暖了我的童年,也温暖了我的少年!

用这些看似拙朴的火盆取暖,正在成为一代人的记忆。但是,不是所有过去了的事情都可以被忘记,就如同炊烟,就如同火盆,就如同亲情和友谊,就如同那割不断的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