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长城脚下的安塞
作者:肖江 来自:http://blog.sina.com.cn/xiaojiang
“走头头的那个骡子哟哦
三盏盏的那个灯
哎呀 戴上了的那个铃子哟
噢哇哇得那个声
白脖子的那个哈巴哟哦
朝南得的那个呀
哎呀赶牲灵的那人儿哟
噢过呀来了
你若是我的哥哥哟
招一招你的那个手
你不是我的哥哥哟
走你的那个路”
……
当我在安塞区文化艺术馆听歌手演唱这首著名的陕北信天游——《赶牲灵》时,我才如梦初醒般意识到,这里是陕北,这里是安塞。
我曾经三次到访延安,却是第一次访问安塞。在到访安塞之前,除了知道名闻遐迩的“安塞腰鼓”外,对安塞知之甚少。此次,中国作协组织作家走进延安采风,我有幸再一次走进延安并首次访问安塞,也终于有机会和安塞相遇相识。
安塞原为安塞县,现在是延安市的一个区,位于延安市正北,相距大约30多公里。安塞历史悠久,自古就有“上郡咽喉”之称。这里的“上郡”指的是秦时的上郡。正是从秦时开始,秦国就在这个咽喉之地修筑长城以抵御外侵。据史料记载,秦汉时期,安塞境内的烽火台多达四五十处。安塞正式成为地名大约在宋代。由于西夏的入侵,宋为安定边塞遂在秦长城脚下筑安塞堡,后在金明故城所在地设行政管理机构——安塞堡。由此可见,安塞名称的由来就是“安定边塞”之意。
由于秦长城的修建,可以使我们清楚地意识到长城两边不同的民族和文化。据史家考证,安塞地处以仰韶文化为代表的中原文化向北发展,以阴山岩画文化为代表的北方民族文化向南发展的文化融合交汇地带。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原农耕文化和西北游牧文化相互交融,逐渐形成了既有汉民族特点又有西域以及其他民族特点的安塞文化。由于历史上安塞交通闭塞,对外交流长期处于封闭,半封闭状态。因此,使得具有中原文化和西部民族文化特点的古老民族传统文化得以在以安塞为代表的陕北地区较完整地保存下来,并最终成为中国西北地区黄土高原文化保存最好、民间艺术最集中、最具代表性的地区之一。
延水从安塞城边静静地流过,我们也在一场秋雨轻洒之后轻轻地走进安塞。
一进入安塞小城,我就被城边一处山顶上一个巨大的安塞腰鼓吸引了。安塞腰鼓被誉为“天下第一鼓”。1996年,安塞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腰鼓之乡”。我曾多次在影视上看见安塞腰鼓表演时的盛大场面,其磅礴的气势和豪迈粗狂的舞姿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安塞文化艺术馆参观时,我特别注意到一块画像砖。据考证,该画像砖系宋代造物。内容就是一个鼓者,腰挎细腰鼓,侧身,头向左后扬起,左脚着地,右脚前跨蹬出,双手一高一低做挥槌击鼓状;左侧一人为敲镲者,双脚跳起,收左腿,眼看左侧,双手在胸前做打镲状。击鼓者赤膊,穿灯笼裤,腰系彩带,彩带在身后飘舞。这一画像砖的出土为考证陕北腰鼓的历史渊源和历史发展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我个人以为,在安塞乃至于在陕北地区,腰鼓的出现和发展有其必然性。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历史时期,包括安塞在内的陕北地区处于中原文化和西部少数民族文化的交汇区,同时,也是边塞地区,外部入侵是主要威胁。由于地理环境的限制和影响,遇到敌人偷袭时,击鼓用以报警和传递讯息;而作战时则用以擂鼓助威;胜利时用以击鼓欢庆。而且当地盛产各类牲畜,取材较为便利,制作也比较简单方便。随着历史的发展,腰鼓的军事用途渐渐被民间祭祀、欢庆、祈福等取代。这或许就是安塞腰鼓能够流传至今的主要原因。
安塞腰鼓分为文鼓和武鼓两种。文鼓以扭为主,重扭轻打;武鼓以打为主,重打轻扭。安塞腰鼓多采用集体表演形式,少则数十人,多则一两百人。我们在影视上看到的多是百人以上的集体表演。
我到访安塞之后才知道,安塞除了腰鼓之外,还有安塞秧歌。每逢喜庆的日子,城镇乡村都有表演秧歌的习俗。此外,安塞的民乐也非常有名。其主要内容多在说书、闹秧歌和婚丧嫁娶中使用。乐器有唢呐、镲、鼓、三弦、笛子、管子、长号等。
安塞的刺绣和雕塑也有较长的历史。而最让我称奇的是安塞的剪纸艺术和农民画。
安塞的剪纸被安塞人称为窗花,历史相当悠久,是民间靠世代口授心传保留下来的一种民间艺术,在民间自然形成了家族沿袭的传授方式。安塞剪纸不仅保留了丰富的古代历史文化和民俗,而且还形成了现代的民间艺术风格和体系。1993年,安塞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剪纸之乡”。2006年5月20日,安塞剪纸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安塞的农民画则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在安塞文化艺术馆参观过程中,我在这些画作面前流连忘返,陶醉不已。这些画作的内容既夸张又现实,既变形又真切,色彩浓郁,感官印象强烈,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沿着延河边的步道缓缓前行,延河从身边潺潺流过,举头望去,在绵延的峰岭之上还隐约可见两千年前秦长城的遗址。出乎我意料的是,在安塞的土地上,至今还存留着秦时的“秦直道”遗址。两千多年的风雨中,曾经的“秦直道”上不仅走过秦时的车马,还走过汉时的明月和后世绵绵不绝的风雨和故事。在这些故事中,最让安塞人牢记的是开国领袖毛泽东在安塞的岁月。
1947年4月13日至6月9日,毛泽东和中央机关撤离延安后,在安塞境内的王家湾居住了五十八天。在这里,毛泽东洋洋洒洒写出雄文两篇——《关于西北战场的作战方针》和《蒋介石正处在全民的包围中》;在这里指挥了羊马河、蟠龙战役,并且部署了全国其它战场上的战役。毛泽东在王家湾的五十八天是改变陕北战局的五十八天,也是国共两党在全国战场上的关于中国未来前途和命运的大博弈进入转折点的五十八天。
安塞还是毛泽东《为人民服务》演讲稿中的主人公——张思德因公殉职的地方。这个年仅29岁的普通战士以其所做的极普通的工作——烧炭而让一代伟人为其写下感人至深的著名演讲稿。这篇看似普通的演讲稿的标题(即“为人民服务”)如今存留在中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每一个角落,张思德的名字也成为了一种崇高品质和精神的象征。
安塞是一个值得记忆的地方,安塞也是一个值得去发掘历史和文化的地方。也许,不仅仅因为它的历史,它的文化,它的人民,还因为安塞是一个可以放飞心灵的地方。
安塞从秦长城脚下走来,浸沐着延水的氤氲,伴随着腰鼓雄浑有力的节奏;安塞从历史中走来,迈着坚实而又年轻的步伐;安塞向着未来走去,带着憧憬,带着自信,带着昂扬向上的斗志。
在我的心中,安塞是一个从历史和现实中走来的陕北女子,她扭动着细细的腰肢,唱着陕北的信天游,轻打着小巧的腰鼓,舞动着手中红红的绸带,站在秦时的长城关口迎接和欢送着每一个来自远方的客人。
2019年8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