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阅享

黟县春天里的猜想

  • 发布时间: 2021-04-16

黟县春天里的猜想

作者:肖江  来自:http://blog.sina.com.cn/

即将告别祁门的时候,正当我冥思苦想下一个目的地的时候,万以学先生建议道,去黟县吧,你或许对那里更感兴趣。

祁门离黟县不远,只有几十公里的路程。十年前,以学先生在黄山任常务副市长时,曾走访遍黄山市超过一半以上的乡镇,对当地的历史、地理和人文都十分熟悉。在前往黟县的途中,我一边欣赏着窗外如画的山水,一边听以学先生讲述古徽州的历史和故事。不知不觉中,我们的汽车穿过一条隧道后,眼前突然豁然开朗,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正当我欲问到达何处的时候,以学先生指着眼前一个不大的盆地说道,黟县县城到了。

从隧道出口处向四周望去,前方是一个被群山环抱的盆地。这是一个不大的盆地,据后来黟县的朋友介绍,整个盆地只有99平方公里,这个面积和香港岛几乎一样大。在不远处的盆地中部就是黟县政府所在地——碧阳镇。在目光所及的范围内散落着一处处粉墙黛瓦的村落。盆地四周的山脉并不险峻,但也不平缓,完全被绿色的植被覆盖着。

提到“黟县”这个名字,可能许多人都觉得陌生。“黟”(Yí)在现代汉语中只有一种解释,代表着一个地名,这个地名就是“黟县”。

“黟县”的历史超过2200多年,是中国建立最早的郡县。据史料记载,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分全国为三十六郡,郡下置县,其中就包括古徽州的“黟县”和“歙县”。据宋淳熙《新安志》和明嘉靖《徽州府志》记载:“清并天下黝、歙二县,属鄣郡”。这里的“黝”及“黟”。之所以命名为“黟”,是因为当时的黄山名为“黟山”,黟县因山得名。当时的“黟县”范围很广,远远超出今天黟县范围。

从秦始一千多年间,黟县的隶属及范围虽多次变化,但名字和设置一直延续,直至宋代在今天的黟县古城——碧阳镇设县治并一直延续至今。

黟县是“徽商”和“徽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境内存有大量的明清古民居、祠堂、牌坊和园林,因此,被称为“中国画里乡村”“桃花源里人家”。其中的西递、宏村古村落在2000年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或许是经历过太多的古代文化遗存被过度开发和商业化的影响,我对盛名在外的西递和宏村并没有抱太大期望,在前往黟县的途中,我把想法告诉了万以学先生。以学先生毕业于安大中文系,多年来笔耕不辍,又担任过省旅游委主任,对徽州文化有过深入的研究,听了我的话之后,他点点头,我明白他理解了我的心思。

黟县的朋友汪鑫华先生闻知我们到访,中断休假从几十公里外的黄山屯溪赶来。我们会合后,在他的导引下,我们离开城区前往一个叫赤岭村的地方。

赤岭村位于碧阳镇西南,距县城只有六公里。这个位于盆地边缘的村子,山清水秀,环境优美。在错落的古民居间,一条条曲曲弯弯的石板小路勾连其中。走在古村落中,随意走进一户户整洁的民居,此时的我还不知道,在不经意中,我正和1600年前的中国田园诗派创始人陶渊明的后人聚居地在不期中遇见,并在《桃花源记》的引领下,猜想陶潜笔下的“桃花源”。

站在村边的高地上向周边望去,茶园、蚕林、稻田、油菜田还有果林,多条溪水穿村而过,溪水潺潺,竹林掩映,花香鸟音,如同世外美景。

带领我们参观的赤岭村的村长指着不远处山脚下的几处民居介绍道,那是陶渊明后人居住的地方。“陶渊明?”我为听到这个名字吃了一惊。对于陶渊明这个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鼻祖”的文学巨匠,我是知晓一二的。陶渊明(约365年-427年),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人)。他是东晋末年至刘宋初(南北朝)杰出的诗人、辞赋家、散文家。年轻时,开始游宦生活,后出任过地方官员,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而辞职回乡隐居。归隐田园时,年仅四十一岁。他的著名文章《桃花源记》即是在其晚年所写。

经介绍,方知赤岭村原名陶村。陶渊明次子陶俟的后裔陶庚四迁居到此,迁入的年代是宋代。现村中仍保留着大量历史古迹和遗存。如保存完整的《陶氏宗谱》、陶世祖茔、陶家池塘、陶岭古栈道、陶氏宗祠等。可以推断,原名陶村的赤岭村应该是陶渊明后裔迁至黟县后才有其历史的。即使从南宋初年开始计算,距今也有近千年历史。

在参观赤岭村旁“守拙园”景区时,我有幸登临高处,俯瞰赤岭村四围的景物。举目望去,“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即使在今天的环境下,这里依然保留着“避世”的痕迹,犹如陶渊明的现代版“桃花源”。

为了让我们更多地了解陶渊明后裔在黟县的生活状况,汪鑫华先生特地邀请陶氏后人——陶路路先生共进晚餐。陶路路先生带来了《陶氏家谱》。这本家谱是清同治年间修订。根据家谱记载,陶渊明第二十六代孙陶庚四迁居黟县,从陶庚四到陶路路为三十四代。陶路路先生原为黟县司法局干部,现已退休。

晚餐后,我们应邀下榻塔川书院。塔川书院位于世界文化遗产——宏村东两公里处的塔川村。塔川村背倚绵延的黄堆山,遥对碧波荡漾的奇墅湖。塔川村依山而建,一条曲折的溪水穿村而过。塔川村口有数棵参天古树,树种分别是樟、榧、枫等,树龄均数百年,苍桑的树干在无言中述说着塔川村的历史。

塔川书院就坐落在村边,一条小溪从旁流过,一座建于清代的古桥坐落在溪水之上。书院并不大,只有十几个房间,但周围环境却相当优美,不仅有溪水,还有荷塘,竹林也在咫尺之外,几块小小的梯田就在不远处,早晨起来散步时还看到十多只大鹅晃动着肥硕的身体在稻田里觅食,而一百多米的地方,两只水牛正悠闲地在稻田里漫步,也是一幅世外的田园景色。

塔川书院的主人属于一对年轻的夫妻。以学先生和男主人是多年的朋友,我们此次到访时恰逢男主人出差杭州。女主人邓茜负责管理书院的日常事务。塔川书院尽管被称为民宿,但实际情况早已超出我对“民宿”的认知。以塔川书院的软硬条件和环境,完全可以称为“民宿2.0版本”.据介绍,华为掌门人任正非先生就曾多次下榻该处,对塔川书院称赞有加。女主人邓茜来自于湖北,毕业于武汉大学,后来随夫到安徽铜陵安家,自去年疫情以来,一直在塔川书院负责日常管理。

可能出自对黟县自然环境以及对塔川书院的喜爱,邓茜为宣传黟县和塔川书院成了“网红”,曾经看过一则她在网上的视频,不禁为今天的“新黟县人”的努力和精神点赞。

或是受到白天在陶村(赤岭村)参观的影响,也或许是受塔川书院四周环境的浸染和触动,我的思绪总是不时闪现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场景。好在万以学先生和汪鑫华先生都没有睡意,于是,我们移步室外,泡上祁门红茶,开始谈论陶渊明和他的《桃花源记》。

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究竟在哪里,似乎到今天也没有定论。一说是湖北,一说是湖南,也还有其它一些说法。论证这些说法的依据当然主要是陶渊明所写的《桃花源记》中的描写:“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武陵在历史上是一个很大的地理概念。后人大多以此推断“桃花源”在武陵地区。但结合文中的内容,如果这样理解未免偏颇。我以为,陶渊明在文中提到的“武陵人”并非就在“武陵”,“武陵”在文中仅是一个地理概念,这个捕鱼人籍贯是“武陵”并不代表就只在“武陵”的区划内捕鱼,完全可能就是一个祖籍武陵的捕鱼人在一个被陶渊明称为“桃花源”的地方附近以捕鱼为生。这也和陶渊明在文中提到的“刘子骥”一样。“南阳刘子骥”也并不在南阳,只是籍贯南阳。一个疑问就是,陶渊明一生都到过哪里?是否去过今人所言的诸多“桃花源”所在的地方?根据史料以及陶渊明留下的诗词文字,可以知道,陶渊明二十岁时就开始了其游宦生涯。他在《饮酒》其十中写道:“在昔曾远游,直至东海隅。道路迥且长,风波阻中途。……”由此可见,陶渊明年轻时曾经远游过,况且他的老家——九江就在长江边上,往上游几百里即可到湖南、湖北,往下游数百里可到江苏甚至东海边。以此可以推断,陶渊明有可能到过今天人们认为“桃花源”所在的湖南、湖北等地。那么,有一个问题是,陶渊明是何时“遇见”他笔下的“桃花源”的呢?按照《桃花源记》中的时间:“晋太元中”来推算,可知晋太元年为公元376-396年。而“太元中”则是公元386年前后。陶渊明约生于公元365年,在“太元中”时,陶渊明恰是21岁左右年龄,这个时间恰与陶渊明游宦生涯开始的时间相吻合。可以这样推测,在“晋太元中”遇见“桃花源”的并非“武陵捕鱼人”,而是陶渊明自己。

只不过,当时的才华卓著、风华正茂的陶渊明年少时就有“大济苍生”之志,正一心求仕,希望以自己的才干服务朝廷和改造社会,尽管对如画的山水情有独衷,但当时还未经历沧桑和磨难的年轻的心仍然是向往仕途的。尽管如此,他也从未忘记他心中的曾经遇见的“桃花源”。随着仕途坎坷、政治混沌不清、理想难以实现后,陶渊明终于倦怠官场,在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精神引领下,愤然辞官退隐。退隐后的陶渊明心中仍然存在幻想,希望有朝一日有明君能够求贤若渴请他出山,但随着刘宋王朝的建立,陶渊明的政治理想破灭了。此时,他的年事已高(虽然只有五十多岁,但在那个时代已属年高),也不再有精力去探访他梦中的“桃花源”,只能回忆自己年轻时的所见和所闻,并将其以散文的形式公之于世,以此来表明自己的心迹、志向和情趣,也以此表明自己对现世的厌倦和不满。

一个最至关重要的问题就是“桃花源”究竟在哪里呢?

我没有去过湖南的“桃花源”,也没有去过湖北的“桃花源”。我知道,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至少应该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一、有山、有溪、有林。达到了“有山、有溪和有林”的条件还要满足“豁然开朗”的视觉条件。这种条件通常只有在走出一片森林或登上一处高地才能获得。而这样的地方最有可能的就是“盆地”或 “谷地”;二、这个“盆地”或 “谷地”要相对封闭,要有山脉阻挡,而且不易为外界发现和侵扰。“盆地”或 “谷地”也不能过大(如果像四川盆地一样,就肯定是一个人口稠密的地方),人口也不能太多。地方太大、人口过多就免不了为外界所知;但“盆地”或 “谷地”也不能太小,太小则供养不了生活在其中的居民;三、这个“盆地”或 “谷地”必须是一个可以在古代的农耕条件下实现自给自足,并能养活两三个村子以上人口的地方,而且还要满足能够人口健康繁衍的条件。否则,生活在“桃花源”中的民众就会在秦时到“晋太元中”的六百年间因为近亲繁衍等问题而自我消亡。满足了上述三个条件,或许才是陶渊明笔下“桃花源”的样子。

为此,我想起了黟县盆地,也想起了古徽州,还想起了因“五胡乱华”和西晋末年的内乱而纷纷南渡长江的“中原人”。

在江南山区,在历史上的“江东”分布着许多大大小小的山间盆地,正是为了避免时乱,中原人纷纷南迁,促使了江南(包括皖南)一带山区的开发。中原人不仅带来了种子和农耕技术,还带来了中原文化。从《桃花源记》中,也能领略到“为避秦乱”的“桃花源”中人们的“礼义”之风。

对于陶渊明来说,离皖南山区地理距离更近且更方便,年轻时的足迹应该最先踏上这块土地。可以这样去想象,年轻的陶渊明看见黟县盆地中的景物和人文后,一定曾经被这个地方的风光人文所吸引,黟县盆地中的特定景致和人文肯定让他终身难忘。正是这终身难忘的旅行成为他笔下《桃花源记》最初的摹本。同时,我又想,或许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是一个他心中的“桃花源”。他心中的“桃花源”综合了他游历中遇见的几个摹本最终绘制而成。只是因为没有更多的史料和相关的文字供我研究和考证,对于陶渊明的“桃花源”我只能这样认识。

带着这样的思绪进入梦乡,又带着这样的梦境被早晨屋外的溪水声吵醒。我匆匆洗漱完毕走出院门,沿着溪边的山路向山边走去。山腰上还飘着一层雾气,阳光从山的背后升起,将金色的光线散射山顶上和树林中;田野里正盛开着不知名的紫色小花,而溪水边修长的毛竹将溪水对面的居民隐约地遮掩着,竹林中游走着数只早起的鸡鸭,几只肥肥的大鹅正在水边挓挲着羽毛……反身向远处望去,盆地中的村子似乎正在醒来,炊烟开始在村子上空飘散,与晨雾共同形成一种无与伦比的氤氲之气……恍惚之间,我似乎走在梦境之中,而这个梦境就是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

我有些疑惑的是,陶渊明的后人为何移居到黟县盆地?对于陶渊明这样一个伟大的智者,他会不会为其后人留下某种暗示或建议,将“桃花源”的秘密留在他的文字之中?

我猜想着千年前的宋代,他的二十六代孙终于破解了他文字中的密码,带着全家来到黟县盆地,来到后来被称为“陶村”的地方,并以此为家,开始了真正的桃花源生活并繁衍生息至今,闲云潭影,悠然千年。

我们终于匆匆而来又匆匆而去。据朋友们说,黟县的秋天是最美的。我以为,黟县的春天也是美的。这个季节正是桃花盛开的季节,这个时候也是陶渊明当年遇见“桃花源”的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