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颇最后的归处
作者:肖江 来自:http://blog.sina.com.cn/xiaojiang
最初遇见廉颇缘于中学时的课文,在《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生动地描述了两个人的故事;也从那时起,让我知道了“完璧归赵”和“负荆请罪”成语的由来。成年后,看京剧《将相和》时,深为廉、蔺的人格和人品感动;人至中年后,在读到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时,一句:“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让我几乎泪洇衣襟。
廉颇在我少年的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在后来的岁月里,廉颇也不时会从记忆深处闪现出来,但让我汗颜的是,我却不曾关注过他最后的归宿。
今年五一假期,原本想再访江南,到古徽州去浏览一番,但惮于假期中的车流人海,最终,我还是听从朋友的建议,到不曾去过的安徽寿县走一走。
从安徽蚌埠出发,只有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就到了位于淮南市辖区内的寿县。按照行前的打算,参观了寿县古城和寿县博物馆,紧接着又去探访了位于淮河南岸边的正阳关遗址和正阳关码头。从正阳关码头回县城的路上,下起了雨。望着车窗外淅淅沥沥的春雨,思忖着如果这场雨一直这样下去,是否会影响第二天游览八公山的行程。这样想着,雨也越来越大,以至于窗外的世界也变得模糊起来。
第二天早晨醒来,透过房间的窗户看到外面被大雨濯洗过的蓝天和刺目的阳光,觉得还是应该趁着早晨凉爽的天气到八公山走一走,于是,就催促同伴抓紧时间吃完早饭然后踏上行程。
在车辆刚从宾馆门口的道路驶出转向主路的时候,忽然看见在一个旅游指示标牌上赫然出现了这样一个地名——廉颇墓。
以我的历史知识,廉颇为战国时代赵国名将,为何他的墓会出现在近千公里之外的楚地?正是因为廉颇墓的突然出现,让我临时改变了行程。我按照导航的提示,向着廉颇墓所在的方向驰去。
尽管有导航的指引,但要找到廉颇墓并不容易。沿着S102省道缓缓前行,试图找到前往“廉颇墓”的入口,但还是错过了,然后掉头后再仔细寻找,从一个极狭窄仅能通行一辆车的村道上蜿蜒前行三百多米,看到路边立着一块寿县人民政府立的“全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碑,上书“廉颇墓”三个字。急忙停车左右寻找,竟没有找到,加上昨天晚间的大雨让路两边的农地泥泞不堪,无法向远方探寻,也找不到可以问询的路人,加上一辆从对面开来的轿车等待过去,我只好悻悻离开。回到宾馆后,我依然对廉颇最后的归处为何在楚地一事耿耿于怀,查阅相关资料后,心中的疑问开始慢慢释解开来。
廉颇,中山郡古陉县(今河北定州人),生卒年不详。他与白起、王翦、李牧并称“战国四大名将”。
赵惠文王十六年(公元前283年),廉颇带领赵军攻入齐境,攻取晋阳,威震诸侯,班师回朝后被拜为上卿;后与蔺相如共同演绎了一场“将相和”而成就一段千古佳话。后来,秦国为了剪除其统一六国过程中的眼中钉——廉颇,使反间计让赵王任用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替代廉颇,终致“长平之战”惨败,赵军被坑杀四十万。赵孝成王十五年(公元前251年),廉颇又因大败燕军被赵王拜为相。赵悼襄王继位后,由于赵相郭开的挑唆,将廉颇解除军职,以大将乐乘代替。廉颇受此大辱,拒不交权,怒而起兵攻打乐乘,乐乘逃走。廉颇也因此离赵投奔魏国大梁。魏王虽然收留了他,却不信任和重用他。此时的赵国因多次被秦军围困攻打,赵王想重新启用廉颇,命使者带着一副名贵的盔甲和四匹快马到大梁去慰问廉颇。郭开唯恐廉颇再次得势暗中贿赂使者,让他诋毁廉颇。
赵国使者见到廉颇后,廉颇非常高兴,当着使者的面一顿饭吃了一斗米,十斤肉,还披甲上马,以表示自己雄风犹在。但使者回来报告赵王说:“廉将军虽然老了,但饭量很好,只是和我在一起时,不一会就拉了三次屎。”赵王听后,认为廉颇老矣就不再用他。
楚国听说廉颇在魏国的境遇后,就暗中派人迎接他入楚。廉颇担任楚将后,并没有建立大的功勋。廉颇在客居楚国的岁月里,仍然心怀赵国。有史料留下了他的一句话:“我思用赵人。”由此可见廉颇的心情,但赵国终没有再启用他。晚年的廉颇郁郁寡欢,最终殁于楚国的都城——寿县。廉颇逝去数年,赵国也被秦所灭。
有关廉颇墓址,有一定的争议。《史记》中记载:“卒死于寿春。”在明隆庆《赵州志》中,记载有“廉颇墓在州东郭里村。”清光绪《赵州志·墓域》中记载“赵信平君廉颇墓,在州东杨家郭村东。”
我手中没有更多的史料来佐证廉颇最后的归处在哪里。真正的所在地在何处。但我更倾向于《史记》中的记载,一是相信司马迁著《史记》的严谨态度,二是司马迁时代更接近于廉颇去世的年代。而明代以及清代《赵州志》的记载在时间上相距太远,人为的痕迹或许更多,且没有更多的史实佐证。
廉颇在唐代(公元782年)被追封为古代名将六十四人,并被设庙享奠;宋代宣和五年(公元1123年),宋室为古代名将设庙,其中七十二位名将中亦包括廉颇。可能正是后来廉颇的历史地位和名声,促使其家乡的民众为他修墓立碑。
在此,我并不想挑起关于“廉颇墓”究竟在何地的争论,我只是在心中存留着这样一个疑问:为何一代名将的晚年会如此落寞?
从现存的史料来看,廉颇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将领,而且也不是一个刚愎自用,度量狭小的人物,否则,也不会有流传至今“将相和”的千古佳话。纵观廉颇在赵国的行为和表现,他也曾宦海沉浮,但都没有阻止他为国立功的脚步。只是在信任他的赵王去世之后,新任赵悼襄王不信任他并罢黜他的军职后才冲冠一怒而愤然去国辞乡。尽管身处异国他乡,廉颇仍然希望能够为赵国再立新功,无论他居魏地亦或是楚国。他都希望能够为赵国再立战功。但楚地的他没有能够回到故乡,以至于客死他乡,留下憾事。
华夏自古就有“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来”和“士为知己者死”的古训,难道廉颇就悟不出和读不懂?廉颇之所以晚年抱憾,是盲目忠君,还是故国难离?
我以为,廉颇的憾事在于生在一个错误的时代,在错误的时代又遇见了不那么明智的君主。秦统一六国时大势所趋,历史的必然,即使廉颇仍为赵将,最多能让赵国苟延残喘一段时日,对于大势并无回天之力。相反,如果廉颇仍在赵国带兵,或许后来的惨败会毁掉他一世的英名。
历史就是这样,总会带有太多遗憾的。廉颇终于去国辞乡,将最后的归处留在楚地,有遗憾,但也保全了他一世的英名。
尽管我没有看到楚地的廉颇墓,但从资料中得知,廉颇墓堆高约20米,周约30米,墓冢倚青山而建,面朝扶陵谷,奔腾的淮水绕墓冢而去,风水颇佳。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楚地的人们对廉颇的尊重和敬仰。
廉颇最后的归处尽管没有在故国,留下了遗憾,但楚地的人们却以对一个大英雄的敬慕和隆重给予了他最后的归处,从这点上来说,廉颇是幸运的。楚地的青山留住了一代英雄,这对于寿县来说,也是一种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