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阅享

“客家人”的精神和文化故里

  • 发布时间: 2022-08-05

“客家人”的精神和文化故里

作者:肖江

“行尽天涯意未休,循州过了又梅州。”宋代大诗人杨万里在其《南海集》中曾吟出了上述诗句。诗人行尽天涯走过循州又走过的梅州是我多年向往的地方,只可惜几次与它擦肩而过而未能成行。

今年7月下旬,借赴广东调研之机,我终于有机会到访梅州,在短短的两天时间里感受到了不一样的梅州。

梅州位于广东省东北部,地处闽粤赣三省交界,行政区域总面积1.58万平方公里,常驻人口380多万。

在飞机到达梅州空域时,我从空中俯瞰这块土地,山峦纵横绵长,满目苍翠葱绿;在这幅绿色的版图上,隐约可见几条蜿蜒的大河游走穿梭其中;从空中看,江水是褐色的,江流在绿色的山谷间静静地伸向远方。

梅州是一个多山的地区,在历史上是一个相对闭塞的地方。如今的梅州已经成为一个陆、空便利的所在。

在我未到访梅州之前,我对梅州的认知仅限于:客家人聚居的地方和叶剑英元帅的故乡。

按照行程的安排,我们在梅州停留的时间只有不到两天的时间。在这短暂的时间里,我们不仅要开展既定的调研活动,还要去凭吊三河坝战场旧址并参访叶剑英纪念馆和故居。尽管天气炎热,路途辛苦,但大家精神饱满,圆满地完成了既定的工作和安排。

我们下榻的“客天下大酒店”位于梅江之滨、马鞍山之侧。酒店依山傍水,植被茂密,登到山顶往下眺望,梅州城区尽收眼中。

尽管在梅州的时间较短,但出于希望对梅州有更多认识的驱使,我还是忙里偷闲,匆匆行走于梅州老城的街道和僻巷,不经意间,终于遇见了一个浸淫在历史和文化中的梅州。

梅州在历史上曾被称为“敬州、嘉应州、嘉应府”。宋初(公元971年),因避宋太祖赵匡胤祖父赵敬的名讳,将“敬州”更名为“梅州”。

梅州被誉为“世界客都”。梅州之所以成为全球最具代表性的客家人聚居地之一,与其历史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历史中的梅州又注定和中原人士南迁有着无法切割的联系。中国历史上的数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造就了梅州后来成为“世界客都”的美誉。据我初步研究,“客家人”的称谓或许最早发端于唐末。在中国的唐朝,已经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实施户籍制度,户籍制度的形成很容易将本土民众和外来人口严格区分为“主”与“客”。唐末时,大规模的人口南迁并在这个三省交界的地方聚居,终于导致了“客家人”称谓的诞生。而主要从水路陆续到达粤闽赣交界处的“客家人”在此面临着一个重大选择:南下潮汕平原或者就地驻留。潮汕平原地域狭小,人口已经相当稠密,南下并非良策,退回中原几无可能。唯一的路径就是和当地土著居民和谐相处,开发穷山僻壤。中原人带来了中原先进生产技术(包括耕作技术和种子),还带来了祖宗的牌位、家谱和先进的中原文化和儒家思想。“客家人”面对着恶劣的自然环境,他们在养活自己的同时也在为后代子孙思谋着出路。出路或许只有一个:走出去。而为了更好地走出去,读书逐渐成为“客家人”的传统。我翻阅了有关梅州的历史典籍,从中可以管窥一二。宋代王象之所著《舆地纪胜》就记载着进士出身的福建人方建赴梅州做官,在了解到梅州的情况后曾经写下这样一段话:“梅人无植产,特以为生者,读书一事耳。”在清乾隆《嘉应州志》中,记录有:“士喜读书,多舌耕,岁穷困至老,不肯辍业。”正是“客家人”尚读书的传统,在我此次短暂的走访中,得到了一次又一次验证。其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是“书院”。据史料记载,自宋代以来,梅州地区书院林立,文风鼎盛。据不完全统计,现梅州市梅江区就曾有私塾和书院多达300余间。例如,六成书院、濂溪书院、培风书院、锦江书院、先贤书院、崇实书院、东山书院、蓝田书院等,这些书院从一个侧面勾勒出梅州“文化之乡”的历史进程。在诸多书院中,东山书院最为著名。除了书院外,还有众多的学宫、学校。自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西学渐渐传入,一些梅州名流,如黄遵宪、丘逢甲、温仲和等率先垂范支持家乡兴办教育;后来,在大批海外华侨的支持下,梅州的教育水平和普及程度更是名列粤东乃至全国的前列。进入民国后,梅州形成了官方、民间、教会三方共襄教育盛举的局面。1923年,梅州历史上第一所高等院校——嘉应大学创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还曾于1933年在梅州大埔一所中学里担任校长。抗战时期,随着广东省政府东迁,一批大专院校迁至梅州,使得梅州的教育事业盛况空前。一个在梅州传教20多年的法国传教士曾在书中叹道:“全境六七百个村落,竟有六七百所学校,真是让人吃惊的事实……和欧美名国比较也毫不逊色。”

正是重教兴文的传统,促使梅州英才辈出。《梅州院试》记载:“自宋以来,代产伟人。”据文献记载,自宋至清末,仅梅县一地就有举人681人(清代占623人),有进士113人(文进士91人,武进士22人)。民国以来,梅州共走出30名两院院士,1名元帅,545名将军,340名大学校长(书记)。

梅州悠久而浩荡的文风对历代客家人的影响是巨大的。随着越来越多的客家人漂洋过海到达世界的每个角落,他们也把客家人的文化带往世界。散落世界各地的客家人正是受到梅州文风的耳濡目染和熏陶,以至于虽然岁月流逝相隔千里万里,但乡音未改,弦歌不绝。梅州作为“客家人”文化和精神故里的历史和文化定位终于形成。“世界客都”、“华侨之乡”已经成为梅州闪亮的文化名片。

据不完全统计,旅居国(境)外的“客家人”高达500多万,分布在全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分布在港澳台的“客家人”就高达250多万。可以说,不论你走到世界的哪一个角落,只要你会说“客家话”,或许就会在不经意间有客家乡亲寻着乡音走过来和你热情地攀谈,在攀谈中,一个共同的家乡和故里会被反复提及:梅州。

七月下旬的梅州和全国的大部分地区一样都笼罩在炎热之中,我在晨色中走过一座又一座书院,也在黄昏的暮霭中穿过一条又一条窄巷和街道,身边不时擦肩而过的客家人说着古老的客家方言安静地享受着富足安逸的生活——这是历史中的梅州人向往的生活。今天,新一代的客家人在静好的时光中继承和守护着客家精神、传统和文化。

明天,当又一个早晨来临的时候,我就要和梅州告别。今晚,在梅州的夜色中,我再一次将自己的身影湮没在梅江边的夜色中,走过围龙屋和走马楼,走过五凤楼、碉楼和中西合璧的骑楼……

一阵悠扬的音乐声传来,不禁让我驻足并仔细的聆听。音乐是古老和陌生的。在向一位散步的老者求教后才得知,这是汉乐。古老的汉乐竟存留在今天的梅州的深巷之中!我听后不禁大吃一惊。聆听带有汉代文化基因的音乐,我仿佛置身于悠远的历史长河之中。在悠扬的丝竹声中,我伴着乐声远去,沿着梅江,漂向无垠的南海……回首望去,梅州灿若星辰。

梅州,我会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