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阅享

听 戏

  • 发布时间: 2018-07-22

 

 文章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b6a082ab0102wc5c.html

“听戏”又被称为“看戏”。小的时候,我一直认为就是“看戏”,尽管在父母的口中至今还是“听戏”。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加,我渐渐接受了“听戏”的说法。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的沿淮平原上的偏僻乡镇。业余文娱生活相当单调和贫乏,一年之中连露天电影也看不了几场,更别说到城里的戏院看戏了。偶而能够看到的戏也是“草台班子”的演出,或者县里和公社组织的“文艺宣传队”演出的“批林批孔”等内容的戏。即便如此,在当时的乡镇,每逢有戏剧演出会像过年一样热闹。那时候,在当地能够看到的戏剧演出主要是“花鼓戏”和“泗洲戏”。对于儿时的我来说,我并不喜欢这些戏,只是因为当时乡村的文化娱乐生活太匮乏,所以,每当有这样的演出,我也同样会去凑热闹。

凑热闹的一项主要内容就是“看”。每逢戏开演前,我都会和小伙伴们跑到后台,看演员们穿上花花绿绿的戏服,然后在脸上涂上厚重的油彩。对于这些演员的装束和打扮,我充满了新奇和不解,只是不知道他们为何要这样。等戏正式开演的时候,我则会百无聊赖,只因为戏的内容要么是“批林批孔”,要么是“抓革命促生产”或“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等内容。这些戏实在不能吸引我,通常戏还没有演出过半,我就哈欠连天,然后失望地回家睡觉。

那时候的电影也是以“革命样板戏”等“老八部”为主,初次看时也觉得非常好看,只是反来复去总是看那几部影片也就渐渐失去了兴趣。

后来,在小伙伴们的带领下,还看过几场“皮影戏”,看过之后,觉得“皮影戏”更有意思,只是没有多少机会可以看到。在我儿时的记忆中,渴望到城里的戏院或电影院看戏和电影是我的愿望之一。

我的父母也意识到乡镇文化水平的落后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不利影响,所以,每逢寒暑假,他们都会带着我们姐弟三人进城去看电影或看戏。我的伯父家住在城里,非常关心和喜欢我,我每一次进城,他都会带我去看电影或看戏。在城里,我看到了我喜欢的戏,也渐渐喜欢上了“看戏”。在“看戏”的过程中,我从中明白了许多的东西,也让我对“看戏”愈加着迷。

工作之后,我到了大城市,业余文化生活丰富起来,也喜欢上了一些新的文娱活动,渐渐地忘了“看戏”这件事情。直到有一天,一个戏剧界的朋友从外地来京,打电话给我,要请我“听戏”。“听戏”?我愕然了,“什么戏”?“评戏”。实际上,对于“评戏”,我除了在电视上看(听)过一些唱段外,还从来没有在剧院看过“评戏”。带着一种莫名的感觉,我第一次走进评剧院去看了一场“名角”曾昭娟出演的《赵锦棠》。这次演出让我的内心受到极大的震憾,也让我对戏剧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回到家中,翻开中国戏剧史,我开始了解这些扎根于中国土壤中的戏剧,也让我从“看戏”逐渐变成“听戏”。

关于中国戏剧,或许可以追溯至春秋和战国时期,如果算上“傩戏”,时间可能更早。“秦腔”的历史就可以追溯至周朝。

从史料中可以看到,在古代,人们看戏也并不困难,有钱人可以邀请至家中演出,也就是俗称的“堂会”,一般百姓可以“蹭戏”,或者看街头的表演等。汉魏时期流行的“百戏”表演就是一种广场戏剧,有魔术、歌舞、摔跤、杂剧、皮影等多种表演同场亮相,十分热闹。公元前108年新春,汉武帝刘彻在未央宫组织了一次大型广场演出活动,京城周围三百里的人们都赶来看热闹,盛况空前。隋唐时,广场演出规模更加宏大。隋朝每年新春都会组织一场大型演出。史书记载,演出场地绵延八里长,两边都搭着看棚,这是那个时代最为盛大的活动之一。在宋代,已经有专门商业性演出场所,称“瓦舍”。“瓦舍”里有专门的剧场,称“勾栏”。“勾栏”兴于北宋,盛于南宋、元朝,以后逐步流行于各地的城市。

杂剧兴起的年代是元朝。从一般意义上说,中国歌剧或者歌唱剧的起始朝代应该从元朝正式算起。

在“元曲”基础上诞生并逐渐形成各具特色的地方戏剧构成了今天众多地方戏剧的雏型。今天的戏剧舞台上许多地方戏剧基本上是在“元曲”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也有一些戏剧是在明清时期(例如京剧)经吸收、继承和创新而形成的新的戏剧门类。

有一些戏剧,例如京剧,是在一百多年前由徽商支持,邀请文化和戏曲名家,兼收并蓄,吸取各家所长形成并发展,通过“徽班晋京”的方式使京剧发扬广大,最终成为“国剧”。北方的“评剧”也是如此。它由清末民初河北滦县一带的民间小剧种经文化和戏曲名家发扬广大最终走向大雅之堂,成为中国五大著名剧种之一。

我的父母和众多那个时代的国人一样,喜欢“听戏”。正是因为“听戏”的爱好让他们对一些传统精典剧目“百听不厌”。他们“看戏”之时,除了对演员的一招一式略有评价之外,更多是在“听戏”,即听唱腔和唱词。对于我来说,戏剧吸引我的不是华丽的服饰以及名角和名段,而是这些精典戏剧带给我的有关文化传承的思考。

我曾经为一种文化现象所困惑,那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究竟依赖什么完成传承和发展?除了文化典籍的传承,占据人口绝大多数的没有接受过正规教育的平民百姓如何得到教化和熏染?带着这些思考,我试图想从浩瀚的文化典籍中找到答案。但是,有些答案过于牵强,有些则缺乏说服力。最终,我从中国民间戏剧中找到了答案。

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历经千年,其整体民族精神和民族特性没有发生改变的原因就有中国戏剧之功。这些不同形式的民间戏剧(包括行吟、鼓书艺人、皮影戏等)将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以戏剧的形式让众多没有接受过正规教育的普通民众受到潜移默化,并形成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基因。这种文化基因通过一代又一代人的言与行传承下来,从而完成了华夏民族的数千年文明传承之旅。正是这种从未间断的文化传承形成了中华民族异于世界其他民族的最典型的文化和精神特质。

“听戏”两个字看似普通,却颇富内涵。正是华夏儿女千百年的“听戏”或“看戏”的过程,而使中华文化精髓像甘露一样无声地滋养着华夏民族的心灵。这一过程缓慢而持续,从未因任何外力而中断,它如涓涓细流在千百年间渐渐汇成浩荡的精神长河。这条长河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从而支撑着华夏儿女去完成中华民族的一次又一次伟大复兴,而不使华夏民族和中华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沦丧和湮灭。

时至今日,随着各种文化传播工具的发明和推广,“看戏”和“听戏”已经不再成为今天的人们唯一的接受文化传播的方式。但是,在所有的形式中,有哪一种脱离了“看戏”和“听戏”的本质呢?只不过无论哪一种形式,我都希望它传播的是真善美,鞭挞的是丑恶伪;它应该给人们传递美好和健康的讯息,传播科学和进步的正能量。

从“看戏”到“听戏”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接受的方式,是一种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认同和欣赏,同时也是一种敬畏。我多希望有更多的民众能够走进华夏大地上的大小剧场,从“看戏”开始,慢慢进入“听戏”的境界,去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去聆听百千年前人们的美妙语言和心灵的声音。

今天晚上,我又要再一次走进梅兰芳大剧院去欣赏一部新编的历史剧——《伏生》。对这部新编历史剧,我依然要从“看戏”开始,并希望慢慢进入“听戏”的境界。也许只有这样,我才能走进那些或深沉、或伟岸、或雄才大略、或神思千里的历史人物的面前,感受他们的精神和内心,体味他们深邃的哲思,倾听他们的心潮澎湃和激荡鼓应。

 

 

2016年3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