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阅享

徐霞客的意义

  • 发布时间: 2020-06-19

徐霞客的意义

作者:肖江  来自:http://blog.sina.com.cn/xiaojiang

5月19日本是一个极普通和平凡的日子。2011年,中国政府将5月19日命名为“中国旅游日”。从此,5月19日被赋予了特别的内涵,对中国喜爱旅游的人士来说,5月19日是一个值得欢庆和纪念的节日。

提到“中国旅游日”就必须要提及一个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旅行家——徐霞客。

徐霞客(公元1587-1641年),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今江苏江阴人。是明末的旅行家、地理学家和文学家。他以自己30年旅行考察经历撰写而成的60万字著作——《徐霞客游记》而享誉海内外。5月19日即是《徐霞客游记》开篇的日子。

徐霞客的一生是不断以生命行走的一生。万历三十六年(公元1608年),二十二岁的徐霞客告别故乡开始自己的首次远行,直至他五十四岁时离世,减去他因母亲去世在家守孝三年的时间,他的一生有三十年时间一直在游历的路上。三十年时间,他的足迹遍及今天中国的二十一个省、市、自治区,“达人所之未达,探人所之未知”。所达之处,探险寻源,问幽访古,他的游记记录着观察到的各种现象、人文、地理、动植物等诸多内容。他的游历不是简单地寻奇访胜,而是在游览的旅途中探索大自然的奥秘。他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探索,在山脉、水系、地质、地貌、植被等许多方面都取得了超越前人的成就。徐霞客通过自己的亲历和探究,确定金沙江是长江的源头,更正了《禹贡》中的“岷江导江”的说法;他还通过对石灰岩地貌的研究和考察,证实了岩洞是由于流水的侵蚀而成。这些论述使之成为科学考察石灰岩地貌的先驱。此外,他对温泉、火山等地质现象的考察和研究,以及对气候变化和植被因地势高度不同而变化的描述与记录都是他在游历中的贡献。在游历的过程中,他对农业、手工业和交通状况,以及各地的风土人情都有详细和生动的描述。

徐霞客不仅是一位旅行家和地理学家,他的文学造诣也非常高,这一点从他留存于世的《徐霞客游记》中就略见一斑。

在我看来,这一切都不能代表徐霞客的全部意义。徐霞客二十二岁时从家乡迈开壮行的第一步看似微不足道,但却是写入历史的一步。因为,他开启了专业旅行的大门,从他迈开双脚的那一天起,旅游开始成为人类生活的一种方式。这是徐霞客的创举,也是徐霞客在过去、现在和将来的意义。

徐霞客的出现,开始改变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思想意识和生活生存方式,开始改变千百年来士大夫阶层长期所处的附庸地位。“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开始成为士大们阶层并行的追求和理想。

徐霞客的一生是短暂的。他短暂的一生践行了“读万卷书”,更重要的是践行了“行万里路”。同时,在“行万里路”的过程中,留下了数百万言的文字(现存《徐霞客游记》仅是存留的部分,大部分文字在游历途中散失了)。这些文字成为了后世人们的巨大精神财富,也成就了“明末社会的百科全书”。

徐霞客属于江阴,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徐霞客游记》被学术界评为中国最具有影响力的二十部著作之一。许多国家成立了“徐霞客研究会”。徐霞客与十三世纪的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被誉为“东、西方游圣”。徐霞客和《徐霞客游记》在世界享有的声誉,是中国旅游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文化奠基石。

正是徐霞客的感召,在春天的五月,我从江北的靖江出发,跨过江阴长江大桥,到达这座在“江之阴”的古城;穿过街道,穿过熙熙攘攘的人流,走进马镇(徐霞客镇),流连于徐霞客故居之中,仔细端详院中那颗历经四百年风雨的罗汉松,然后,站在胜水桥上,寻找枕塘河上四百年前的帆影……

四百年前的徐霞客是孤独的。在“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年代,聪颖智慧、博览群书的徐霞客却无心功名。对科举考试深恶的徐霞客父亲,对其立志周游天下想法是支持的;徐霞客的母亲是开明的,对徐霞客的壮行之举也是支持的,甚至还亲手为儿子缝制了“远游冠”。他的乡邻和族人对此是侧目和有微词的。原本家境殷实的徐霞客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完全可以光宗耀祖和富甲一方。如果果真如此,中国历史上就少了一位享誉海内外的旅行家,而江阴的马镇或许会多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土豪。

徐霞客就这样带着亲人的鼓励和理解启程,在乡邻和众人不解和疑惑的目光中启程。他一旦启程就未停下自己的脚步,他一旦启程就付出了一生。徐霞客把他的理想和抱负寄于山川大河,将他的目光投向广袤的大地,将他的脚印留在访古探幽的旅途中。

他的游历靠的是双脚,他的游历伴随着饥饿、疾病、艰险、匪患和死亡。

公元1640年,五十四岁的徐霞客终于因为足疾而停止游历。此时,身处彩云之南的他对长江边的名叫江阴的故乡的思念也愈加强烈。他的好友——名字叫木增的土司理解他思乡的心情,命几名精壮的纳西族汉子将他送回三千多公里外的老家。一百五十六天之后,徐霞客终于体味到了江南熟悉的味道;疾病缠身、举步维艰的徐霞客终于听到了吴语亲切的乡音。

卧病家中的徐霞客接受着乡邻们的问候和不解,接受着朋友的探望和疑惑。一个江阴地方官员“何苦来哉”的疑问让徐霞客道出了自己的生命意义:“张骞凿空,未睹昆仑;唐玄奘、元耶律楚材衔人主之命,乃得西游.吾以老布衣,孤筇双屦,穷河沙,上昆仑,历西域,题名绝国,与三人而为四,死不恨矣。”

几个月后,(1641年3月)徐霞客在家中逝去。遗作经好友季会明整理成书,洛阳纸贵,传诵至今。

徐霞客生前可能不会想到自己的壮行会成为后世诸多士大夫们的楷模,也不会想到他的《徐霞客游记》会成为中国最有影响力的著作之一,更不会想到他的《徐霞客游记》开篇的日子(5月19日)被命名为“中国旅游日”。

也许明末的人们根本不会思考徐霞客在那个时代所具有的意义,更不会思考他对于将来所具有的意义。他只能在人们的不解和疑惑中孤独地走着,“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我想,徐霞客根本不会“怆然而涕下”,因为“大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是其少年就立下的人生志向,而正走向人生目标的他的内心应该是幸福而满足的。

江阴的五月是明媚的,江阴的历史是厚重的。江阴钟灵毓秀,而最为杰出的人物当属徐霞客,无人能出其右。

站在江阴的长堤上放眼望去,春和景明,江天一色,鸥鸟翔集;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这是徐霞客的故乡,也是徐霞客“行万里路”的始点。从这个意义上说,江阴和现代旅游早已相约了四百年。

我又想起了公元1641年逝去的徐霞客。如果徐霞客的生命历程能够健康延续的话,他将遇见一个新的王朝。面对新的王朝,面对国破的山河,徐霞客的脚步会停止吗?


                                 2020年6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