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阅享

惊 蛰

  • 发布时间: 2023-03-07

惊 蛰

3月6日,是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惊蛰。“惊蛰”节气的到来,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中国古代典籍这样描述“惊蛰”。

时至惊蛰,阳气上升,气温回暖,春雷乍动,雨水增多,万物生机乍现。惊蛰节气的到来也预示着农耕的开始。

惊蛰古称“启蛰”。在今天受汉文化影响的日本仍然沿用着“启蛰”这个名称。据说,“启蛰”之所以被改为惊蛰,是汉朝的时候,为避汉景帝刘启的讳,故改为“惊蛰”。

惊蛰节气有三候: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黄鹂)鸣;三候鹰化为鸠。按照这一描述,进入惊蛰后,以黄淮流域为核心区域,天气逐渐转暖,雨水日渐增多,从江淮流域往北逐步过渡陆续进入春耕播种时期。

在中国古时候的农耕文明时代,惊蛰的意义非常重要。因为农耕时代最为关键的就是农耕,错过了惊蛰时节的农耕,也意味着生活乃至于生存都将受到极大的威胁。

正是因为惊蛰节日的重要,古代文人墨客们也不吝笔墨对身处惊蛰节气时的心情和感受书写出来以表达对惊蛰的重视。白居易就被惊蛰节气的到来感染了,他在《惊雷》诗中写道:“瘴地风霜早,温天气候催。 穷冬不见雪,正月已闻雷。 震蛰虫蛇出,惊枯草木开。空馀客方寸,依旧似寒灰。”白居易感叹的或许不只是蛰伏地下的百虫和蛇被雷声唤醒,可能还表达着自己春天的心情。唐人刘长卿在《惊蛰》诗中写道:“陌上杨柳方竞春,塘中鲫鲥早成荫。忽闻天公霹雳声,禽兽虫豸倒乾坤。”刘长卿是今安徽宣城人,他描写的惊蛰应该是江淮以南的景象,因为北方的田野上还春寒料峭,诗中的场景还暂时见不到。宋人范成大在《秦楼月·浮云集》中写道:“浮云集。轻雷隐隐初惊蛰。初惊蛰。鹁鸠鸣怒,绿杨风急。…… ”范成大词中描写的惊蛰应该是江南的风景。唐人韦应物的《观田家》诗更像是一幅惊蛰时的乡村风情画:“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陆游也被惊蛰世界的景色感染了。在《春晴泛舟》中,表达了他尽情享受春光的轻松心情:“儿童莫笑是陈人,湖海春回发兴新。雷动风行惊蛰户,天开地辟转鸿钧。鳞鳞江色涨石黛,嫋嫋柳丝摇麴尘。欲上兰亭却回棹,笑谈终觉愧清真。”这应该是诗人在江南的家乡写就的诗篇,身处惊蛰节气中的心情随着文字跃然纸上。诗人的心情在惊蛰节气来临的时候是愉悦的。

和诗人拥有同样心情的还有孩子们。记得髫年时,在淮河左岸沿淮平原上生活时,惊蛰节气来到的时候,大地已是春暖花开的景象。麦苗像绿色的毯子一样铺满了原野,柳树垂下绿绦,柳笛也在这个时候鸣响;小河中重又恢复了生机,不仅游动着鱼儿,还蠕动着一团团和一群群蝌蚪和黑鱼仔;芦苇长出了绿色的叶片,莲藕的茎叶也开始长出绿芽;鸟儿在蓝天下和树梢上欢快地鸣唱,长空中北飞的大雁正急匆匆地返还自己的故乡……

惊蛰的到来才是真正春天的开始。随着雷声的震响,生机和活力开始再一次呈现在大地和原野之上。

惊蛰来了,春耕和春种的时节开始了。此时,还有什么比耕种更有意义的事情呢?有了耕与种才有了希望和梦想,也才有了收获和发展的底气。

其实,惊蛰的雷声震醒的何止是百虫呢?人们也是在此时被雷声再一次提醒,被再次提醒的农人们也要像自然界的百虫一样振奋起精神开始新的一年希望的播撒。

走在惊蛰的春光里,感受着真正春天的到来。放眼望去,春的氤氲在大地和原野上正凝聚成春天的风和雨,等待着雷声的召唤。惊蛰的第一声雷声将是春天的号角,在号角声中,风和雨的因子将汇聚成春风和春雨拂过乡村和城郭,滋润大地和原野。

惊蛰已经走来了。在这个春光旖旎的节气里,你要做的就是静静地等待。或许,在某一天的清晨,当你轻轻地推开门扉或窗扇就能够看到杜甫笔下的“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的美妙图像。